歼20总师杨伟的“传奇”人生助力中国航空工业的“弯道超车”杨伟总师,1963年5月出生于北京。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特别之处,特别喜欢思考,并且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就可以想到答案,老师对于这样一个“天才”甚是喜欢。 但他的上学之路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我们知道当时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正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中国的高考制度也被迫中断十年。 酷爱学习的杨伟认为自己的求学之路将会在高中时代就此终止。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一消息的传来让当时的无数的学子欣喜若狂,一时间中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1978年作为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之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那时候,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青年,都希望可以参加这次阔别十年之久高考的便车,生怕下一秒政策突然改变。杨伟刚好初中毕业,并且在毕业考试的六门功课中,以一门99分,其余五门满分的优异成绩结束了初中。虽然此时的杨伟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也想拼一把,就算失败也无妨。 说做就做,杨伟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参加高考的申请,没想到直接得到了批准。他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人,更不会将自己的前途只压在高考之上,他照常参加了高中入学考试。 两个星期之后,杨伟信心满满地走进高考考场,虽然说他年龄小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怯懦之意,反而轻轻松松地做完了试卷。高考之后便是面对填报志愿这一大事,可杨伟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考虑,第一志愿不加犹豫地填报了清华,北大,第二志愿更是随随便便填写了几所大学。这样的人才实在令人羡慕,他出众的能力直接碾压众人,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成绩的公布。 不久之后,到了高考成绩公布的日期。杨伟在看到成绩后也是非常满意,分数和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相差个一两分,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羡慕。众多著名高校纷纷向这位天才少年抛出了橄榄枝,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杨伟天生色弱,这也导致他和许多高校的专业无缘。面对这样的结果,杨伟不得不返回高中继续读书。杨伟并不知道,当时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位招生老师看到这个学生的成绩后,就非常想要招收他,招生老师想如果仅仅因为色弱的原因,就要回到高中继续学习的话实在可惜,他不忍心放弃,后主动向系主任反映了杨伟的这一问题,没想到他当时很坚定地说“招呀,我也是色弱,就招到我的专业吧”,这位系主任就是罗时钧,一位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教育家,也是“两弹一星”科学家钱学森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这一年杨伟十五岁,正在高中上课的他开心地与同学告别,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他也是那一届空气动力学专业年纪最小的一位,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在走进大学这一刻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西北工业大学一间普通的大学宿舍,走出两位总师:歼-20 总设计师杨伟和轰-20总设计师唐长红,他二人被网友称为航空界“最牛室友”。翻看二人的求学经历,不难发现,能够成为“国之重器”的总师并非偶然,早在他们大学时就初见端倪。 在校求学期间,每天夜里宿舍熄灯后,总能看到不少床铺闪烁着微弱的灯光,那是同学们在 如饥似渴地“充电”。杨伟和唐长红也是“夜读大军”中的一员。杨总师回忆说:“当时,上专业课 没有课本,就直接把英文原版书拿来影印,这些书籍对我们专业能力提高帮助很大。”指导老师刘千刚评价唐长红的优点是“善于独立思考、学习刻苦努力”。1985年,年仅22岁的杨伟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担任技术员,从此开启了他战斗机设计的生涯。杨总师在心中一直有个“蓝天梦”,但由于色弱的原因他也只能将这个梦想深深地埋在心底,便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战斗机研制的工作中来。虽然不在同一家单位工作,但二人都为航空报国的梦想继续奋斗。杨总师参与了歼-10、枭龙等战机的研究,唐长红则参与了飞豹战机的研究。两人均在各自领域表现优异,先后被任命为歼-20和轰-20 的总设计师。 歼-20 的很多新技术,我国都是第一次采用。第一次意味着许多新技术不得不从概念起步, 面对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总师带领团队敢于创新突破、追求极致。 按照国际惯例,新型战机的试飞员手册都是由设计人员和试飞工程师编制的。杨总师改变惯例,由试飞员和科研人员一起编写。他给试飞员发放了很多空白座舱图和电门开关小图片,让试飞员亲自体验,把相应开关贴在自己认为合理的位置上。如果试飞员都贴在一个位置,说明意见相同;不相同,就开会讨论。经过多轮讨论,成功找到最佳方案。 试飞团队画出一张张图纸,从数字座舱,到实物座舱……杨总师带领设计师与试飞员一遍遍对接,对细微之处精益求精。我们一定要为像杨总师一样为我国默默付出的国防科研人员点赞,是他们的智慧与长期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换来了祖国国防实力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