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姐

中俄两国再次诠释了什么叫“患难与共”。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近日,俄气发布消息称,应中国方面的请求,俄气在合同外增加了向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量。在12月7日,俄气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达到了2022年单日新高,超过合同约定的16.1%。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资料图)

俄罗斯方面此举算是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就在前一天的12月6日,有报道称,从土库曼斯坦边境出发、经中亚从新疆入境的“中亚管道”,再次减少了向中国的天然气供应,日供应量减少了约17%,达到2000万立方米,恢复时间尚未确定。受此影响,中国国内的湖南管道、南昌管道等已经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缺口,缺口量约为每天5万-150万立方米不等。

(“中亚管道”线路图)

事实上,虽然中亚供气国称,减少供应是因为寒潮、自身用气需求等原因,但是中亚管道突然减少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早就不是第一次。2019年,土库曼斯坦方面突然减少了大约3500万立方米/日的天然气供应,理由是设备老化意外停电,导致天然气压缩机停产;2018年,中亚管道同样突然减少了5000万立方米/日的供气,理由是输气设备坏了,但是他们没钱修理。无论中亚国家给出的理由是真是假,但是中亚的供气国在冬季用气高峰时突然减少供应,而且没有提前给出通知,难免会让人觉得,这就是在“坐地起价、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