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杜马审议与财政预算有关的报告)俄罗斯内部一些比较荒诞的说法是,如果本国能够在10年或者更早之前,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领域努力开展自主创新规划,落实相关措施,那么俄罗斯的该类别产品现在已经能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一说法显然无视中国近几十年在这一领域的长期艰苦努力,将“追赶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与中国竞争”描绘得过于简单了。不难看出,俄罗斯相当一部分人,包括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复杂心态,其实一直没有怎么变过。俄方这些人刻意忽略两国实力对比的基本事实,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他们嘴巴上支持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他们“协作”二字的含义并非描绘两国外交关系一般使用的“合作”字眼,而是想要凸出俄罗斯拥有与中国一样的大国地位,要“平起平坐”。俄罗斯这些人错误的追求着延续苏联的“超级大国思维”,这是他们丢不掉历史上的“大国情结”的表现。

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罗斯在事实面前,不得不“全面向东转”,这些人的心态依然是无可奈何,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在困境中抓住机遇。可以说,一些人的欧洲情结依然没有怎么减退,他们不肯面对亚洲整体经济发展前景更为宽广的事实。假如欧盟没有如此坚决的与俄罗斯进行切割,俄方的“向东转”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俄罗斯电子展)

在这一系列因素作用下,俄罗斯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延续各种各样的复杂心态。他们出于自己的考虑,不愿意承认中国已经早已不是普通的贸易伙伴,而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全面领先于俄罗斯的世界大国。直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他们才不得不在铁的事实面前略微低头,不再敢四处渲染俄罗斯不比中国差多少的言论,也不敢再提俄罗斯在军事安全方面比中国更为出色。现在,俄罗斯只剩下了更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的关系的唯一出路,但在一些政治或者企业精英的心中,他们还是不情愿,无法接受俄罗斯应当坚定的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东方国家的现实。

假如俄罗斯掌握经济决策的人士,真的听信了上述言论,不难预测俄罗斯经济在2023年将面临前所未见的巨大困境。俄方大多数人承认,2023年俄罗斯石油出口量有可能下降,原因是去年西方最猛烈的打击手段发生在年底,因此俄方能源贸易领域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俄罗斯2022年石油产量甚至增加了2%,达到5.25亿吨。但在2023年,西方施加的压力全面落实,假如俄方疑神疑鬼,不抓紧拓展对华能源贸易,其经济将受到可能超越2022年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