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工业技术这么强,为啥我们很少见到日本的飞机呢?其实早在2003年,日本三菱重工就已经宣布了造飞机的计划。项目被命名为MRJ项目,目标是设计建造一款航程2500-3500公里,载客量70-90座左右的支线喷气式客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个项目,就是针对2002年立项的中国ARJ21支线客机项目来的。不仅各种基础指标非常接近,就连预计的首飞时间都是5年,日本这是存心要跟我们打擂台了。而在这两款飞机之中,很多人都更看好日本的MRJ飞机。看好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就是三菱重工的实力。三菱重工创建于1884年,是日本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拥有船舶、航空航天、发动机、能源等等高精尖工业的加工技术。并且,早在1939年,三菱重工就研制出了著名的零式战斗机,总共生产了10000多架。在二战后,三菱重工又得到了美国的扶持,成为波音飞机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参与了波音多款飞机的子系统制造,其中不乏重要部件。比如说波音777的后机身,波音787的机翼,都是由三菱重工代工生产的。除此之外,三菱重工可以很容易地,从波音、罗罗、普惠等欧美航空企业得到技术帮助和各种支持。比如波音表示可以帮三菱重工做飞机航电系统的集成,而普惠则愿意提供,波音787同款的PW1000G新型齿轮传动发动机,解决日本没有国产发动机的问题。最后,日本的MRJ客机,还能够较为轻松得取得FAA的适航认证,进军全球最大的北美航空市场。既有制造经验,又有先进技术,还有盟友支持,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三菱重工信心爆棚,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MRJ飞机不仅要配备新型发动机、翼挂式布局、复合材料机身等等先进工艺,还要在5年内实现首飞,且研发费用只要1500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 与之对应的是,我们的ARJ21项目就显得平平无奇了,不仅机身布局沿用了MD82/90 的尾吊式布局,而且也没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造机身部件,海外市场化程度也有限。这么一对比,MRJ客机的优势是十分明显了,那么MRJ成功了吗?就在去年12月18日,中国商飞正式向印尼翎亚航空,交付了1架ARJ21客机,这是中国喷气式客机首次出口海外市场,是中国民用客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而就在十天后,12月29日,中国商飞正式交付了第100架ARJ21客机,这标志着ARJ21客机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规模化运营。反观被日本寄予厚望的MRJ飞机,则在2020年10月宣告终止,胎死腹中了。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就是日本与中国最大的差距,他们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三菱重工在机体设计上,完全是一片空白。因为日本的航空工业,缺乏完整的风洞体系,缺失了最重要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这导致三菱重工在设计MRJ飞机时无人可用,项目进展缓慢。2003年立项,到2008年才正式启动,这一年ARJ21都已经首飞成功了。而启动之后,2009年,三菱重工又发现设计中存在问题,被迫更改了设计。等到MRJ首飞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015年,ARJ21都已经完成了适航取证,正式交付客户使用了。其次就是MRJ项目虽然先进,但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即便现代客机生产,已经进化到大部分零部件都来自外部采购,飞机厂商只需要完成最后的组装工作。但这样的工作,对三菱重工来说都困难重重,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先进客机的系统整合经验。反倒是中国商飞,因为有与麦道合作生产MD80/90系列的经验,ARJ21又采用了与MD80/90相似的尾吊式布局,在系统整合上更有经验。ARJ21项目从2002年立项,到2008年,就实现了首飞,对于一个航空业的新手来说,这个速度已经难能可贵了。最后,像飞机制造业这样的高精尖项目,想要成功,也离不开国家意志的支持,在这方面,日本完全无法与我们相比。日本的国家战略规划一直都是一块短板,MRJ立项之初,日本政府承担了,三菱重工1500亿日元研发费用中的三分之一。但随着MRJ项目的不断延期,研发费用也跟着水涨船高,可日本政府的投入却停止了,三菱重工独木难支,项目最终夭折。而ARJ21项目中,我们不仅提供了快速审批等政策支持,并且,在2006年,中航工业又追加投入6亿人民币,以加快上飞厂,在ARJ21项目中所需要的技术改进。到了飞机首飞之后,广阔的国内民航市场,更是给ARJ21项目提供了超过600架的订单。而三菱重工给予厚望的美国飞机市场,却向他们关上了大门。FAA修改了支线客机标准,导致原本符合标准的MRJ90飞机,不论是座位数还是最大起飞重量都超过了FAA的限制。也因此,2019年,美国Trans States控股公司,取消了原定的100架MRJ客机订单,这也是MRJ项目最大的一笔订单。这一事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第二年,MRJ项目就黯然下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