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行驶1000公里、“梦想电池”,中日韩全球科技战争!2月3日,韩国媒体《先驱经济》发表文章称,被称为“第二半导体”、“未来产业大米”的充电电池市场,韩国、中国、日本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已经承担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应90%以上的三国竞争格局,与传统制造业完全不同。如果说过去日本是典型的“先行者”,韩国是“快速跟进者”,中国是“批量供应者”,那么在新产业电池领域,技术开发和批量生产同时推进。业界预测,只有早期建立压倒性技术、规模经济和坚实供应网的前5-10家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并垄断市场。这是因为,如果不能掌握初期主导权就完蛋的危机意识日益增强。据业内人士透露,中日韩三国在提高电池行驶里程、开发新一代新技术、构建量产体系等问题上各有各的战略。领先的是中国。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宁德时代占全球电池市场37.1%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101.8%。这是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内的巨大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果。今年宁德时代也将推出改变业界格局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的是充电一次可行驶1000公里的“麒麟”电池。宁德时代计划在吉利汽车旗下高端电动品牌极氪(Zeekr)001车型上搭载该电池亮相。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为400-500公里,可以多跑2倍。也就是说,距离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时代也指日可待。特别是,宁德时代的战略是,在该电池上,除了一直致力于的低价型锂、磷酸、铁(LFP)之外,还将三元系(NCM)用作正极材料。LFP电池价格低廉,火灾风险低。但是因为重量重,能量密度也低,所以比三元系的行驶距离要短。有人担心,如果中国攻占三元系市场,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韩国企业将面临巨大威胁。但只计划在1000台特殊机型上搭载该电池,因此有分析认为距离普及化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一度被称为电池发源地的日本,将生死赌在了被称为梦想电池的“全固态电池”领域。全固态电池是将使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的媒介电解液转换为固体,而不是液体。不仅降低了起火危险,安全性高,而且能量密度高,可以大幅增加行驶距离。日本政府制定了2030年前实现固态电池商用化、全球电池市场占有率恢复到20%的目标,并正在加快投资步伐。到2030年,日本公共和私人投资总额将达到5.6万亿日元(约2904亿元人民币),其中2132亿日元(约111亿元人民币)将投资于全固态电池。日本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拥有全球37%的全固态电池专利。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9月,丰田发布了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汽车。韩国三家电池公司也对此采取了应对措施,将生死存亡放在了技术开发上。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批量生产提供给特斯拉的“圆柱型4680”电池。4680电池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2020年9月的“电池日”上介绍的。其特点是采用直径46毫米、长80毫米的圆柱形电池,容量比现有2170(直径21毫米、长70毫米)提高5倍,功率提高6倍,行驶距离比现有增加16%。特斯拉与日本松下公司原本计划在今年量产4680电池,但后来推迟了时间。如果LG能源解决方案能够如期投入量产,就相当于抓住了胜机。电池业界认为4680电池将成为今后左右电动汽车市场格局的“游戏改变者”,正在扩大投资。LG能源解决方案也在韩国梧仓工厂投资了7300亿韩元(约40亿元人民币),开始扩充该设施。为了增加行驶里程,SK On于2019年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了镍占比约90%的高性能电池。三星SDI正在生产将镍含量提高到88%以上的产品“Gen 5”,目前正在开发将镍含量提高到91%以上的新一代电池产品“Gen 6”。全固态电池也是韩国企业研究的重点领域。LG能源解决方案计划在2026年之前实现高分子系全固态电池的商用化,在2030年之前实现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商用化。SK On和三星SDI正在开发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值得一提的是,三星SDI还决定将原定的2027年量产时间提前。位于京畿道水原研究中心的业界首条全固态电池生产中试线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建成。业界有人指出,在激烈的电池战争中,韩国企业要想抓住胜机,必须有政府系统的支援政策作为后盾。韩国经济人联合会国际本部长金奉万表示:“在竞争国家日本实行投资规模比韩国大的日本电池复活政策的情况下,韩国也应该重新研究对国内企业不利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等,修改和完善相关战略。”“降低电池核心矿物的对华进口依赖度等。投资也要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