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还宣称,俄罗斯采购芯片等设备的总额虽然下降了一半以上,但去年10月已经恢复到了3283万美元的进口额,其中74.6%“来自中国企业”。但是当人们试图寻找这一说法的根据时,发现原来这根本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说法来自美国智库高级国防研究中心(C4ADS),这一非政府组织的立场一贯的高度反华、反俄,甚至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惜危言耸听。而这种组织提供的所谓数据,却被华尔街日报说成是事实。

王毅主任此前出访时,已经向西方同行送上直白的忠告。当时欧盟“外长”博雷利问中国是否会将俄罗斯提供军援,王毅主任反问他:欧盟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时候,为什么要对中国可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感到担忧?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中国秉持着中立立场,不会向俄罗斯提供军援,但这不是因为中国遵守所谓的“西方规则”。欧盟能做的事情,中国没理由不能。

美国政府承认,西方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间接对俄罗斯提供军用装备。比如在其他国家注册空壳公司,再通过中转或者模糊航运信息,来隐藏真实的出口目的地。美国无论对谁提出所谓“制裁”,都是违背经济学市场原理的,“供需平衡”、“市场调控”的这些原理,被西方经济界视为“圣经”。可是这些年来,就是他们在人工干预,打破这种平衡。美国人早就知道,这些与市场原则相矛盾的行为,结局只能是失败,除非美国能监管全球每一个企业、每一条航线、每一条铁路。

封锁不符合资本逐利的本性,必然会被国外企业想办法突破。在俄乌战场上,美国拥有这么多立场一致的盟友,依然无法阻止俄罗斯获得军用设备。中国拥有全球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即使美国政府出台再多禁令,美国企业也会想尽办法把芯片卖到中国来。越是贸易封锁,能出口到中国的利润越高,美国企业无论是申请豁免清单,还是通过院外游说,乃至设计复杂的股权结构和贸易路线,一定会想办法获得这块超额利润。所以美国政府科技围堵中国,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在实际执行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