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很少出现颠覆性技术,其中原因之一找到了!'中国颠覆性技术是被专家“投”没的!'中国工程院士徐匡迪,对着台下听他演说的各位专家学者们,发表自己对中国技术没有颠覆创新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徐匡迪院士会这么说呢?下面听讲座的可都是我们国家有名的专家学者呀。在这我先给大家介绍下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制度。

同行评议,有时候又称“审稿工作”,是一个由在本领域也是专家的其他学者对学术著作进行评估以维持或提升其著作质量的过程。同行评议被用于确保科学和技术论文的合法性以及就某个提案做出经费资助的决定方面。


上边有点太专业,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国家科学研究院,以及各大高校科研人员每年研究申报的课题基金项目都需要权威专家的评审才能立项,什么意思嘞。就比如说,我想研究人体飞行器,比如说课题就是研发一种人穿上就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的产品,如果这种产品如果能研究那我们就可以像鸟一样自由翱翔天空。


那我研究就需要国家基于资金支持,需要点科研经费购买材料,支付各项费用对吧,那国家批不批看什么呢?那国家就需要集合相关领域的一堆专家来对你说的这个研究进行评价。


专家们就会对其根据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理论进行评估,然后一堆人开始投票,看看能不能通过,如果通过了,那你就可以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开始研究,如果专家们认为你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不可行,就会投反对票,那么你就获不到资金支持,而且经过专家权威性的打击,反而你就不紧获取不到资金,而且还会对其研究进行否定,从而转而研究其他方面的课题。


大家知道,徐匡迪院士说的颠覆性科学技术,所谓的“颠覆”就是要打破我们平时无法想象到的,突破现有理论的的产品技术。而当一个天才或者脑洞大开的科研工作者提出某一个设想时,面临立项研究时,都要经过一堆现有专家的评判,而现有专家可能还固守现有理论和现有的技术去做出分析,可能就会直接投反对票,这个项目可能最后就无疾而终。


这也就是徐匡迪院士说的,被专家将技术投没了说法的由来。徐匡迪院士希望对颠覆性创新的意愿应给予宽容、理解与支持。 尤其是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颠覆性创新技术, 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需要战略眼光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


然而虽然敢于提出这个大胆说法,徐匡迪还是感到自己的“个人意见”说出来,得罪了人。在发言末了,他频频向台下的学术同道们拱手作揖表示歉意。

对于徐迪院士的说法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