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民族主义、制造中印冲突,野心政治家莫迪,25年要让印度崛起

“印度要么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

尼赫鲁的这句名言似乎是给历届印度政府定了一个基调。

莫迪上台执政以来,印度整体上看来发展不错,甚至在印度人自己的眼中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强国。

自他上台以来不断进行内部的民族主义镇压,不断挑起中印之间的摩擦冲突,并声称要让印度在25年内成为发达国家。

传统上的印度,或者准确一点的说历史上的印度只能是一个地理名字概念。印度的历史基本要参照中国和对周边国家对他的记载。

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就是由英国强行将一个地区大杂烩融合而来,其内分布着10个主要的民族以及100多个小型民族。

其中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46%以上,为了整合各大民族的融合,印度又通过印度教化的印度来进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印度教徒占全国人口83%以上。

印度内部分离主义思想严重,主要反映在民族构成、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上。

印巴分治以来,印度不断强化印度教在国内的主体导向,同时加上原本的种姓制度残余影响印度各阶层、各民族之间摩擦不断。

以印度斯坦族和印度教为主导的融合进程推动不断出现各种问题。

莫迪作为一个野心政治家其本身出身于商贾家庭,莫迪的上位在印度算是一个奇迹,其发家的资本便是不断的推动和利用民族主义思潮来扩大其政治影响力和势力。

莫迪能成为印度总理,实际上要感谢印度废除了种姓制度这一不利因素。

莫迪出身普通家庭,世代以贩卖茶叶为生,按照印度原有的种姓制度,其出身是非常低微的。

莫迪出身于微末,得益于家族的财富积累完成了高等教育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莫迪非常善于演讲和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其在原先在古吉拉特邦期间就展现出了一个强硬的民族主义者的立场。

作为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莫迪面对着激烈的宗教冲突和民族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站在所谓的多数派的立场上,直接利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来达到铲除异己的目的。

从地方执政到成为全印度的总理,莫迪依靠的便是掌握所谓正义的大多数,挑动各种矛盾和对立将自己牢牢的树立为印度教的代言人的角色。

莫迪喊出的“印度教化的印度”是其政治生涯的立命之本,利用民族主义煽动对立,取得大多数的支持也是其政治生涯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