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薪水微薄、频繁加班”,被韩国企业激怒的中国人!
4月16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正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这是因为受过高级教育的人力增加,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人工费大幅上涨。随着偏爱本国企业的现象和对海外企业的反感,应聘者本身也大幅减少。韩国企业强迫加班和垂直组织文化的偏见也起到了作用。当地商界警告称,如果韩国企业不采取措施,将越来越难以确保人力资源。
过去三四年,想要应聘韩国企业的人力在持续减少。据韩国产业研究院和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事务所今年以进军中国的406家韩国企业为对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39.3%的企业抱怨劳动力短缺,79.3%的企业表示内部环境恶化。
主要因素是对韩国企业的负面看法。在去年福布斯中国选出的“中国最佳雇主10强”和TOP Imployeus Institute选出的“中国优秀雇主100强”中,没有一家韩国企业。日立、阿迪达斯、麦当劳等企业榜上有名。虽然好丽友被选为“北京最佳雇主50强”,挽回了颜面,但考虑到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达65267家,这一成就远远不够。
另一个因素是大多数韩国公司都在当地经营制造厂。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进步和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希望从事白领和服务行业的人力有所增加,但大多数韩国企业更喜欢生产类工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峰分析称,“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从1999年的100多万人增至2022年的1076万人”,“随着单纯生产相关人力需求的锐减,(生产行业的)青年人力规模本身就减少了”。
韩国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和工人期望工资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当地商界估计,韩国企业打算支付给中国工人的平均月薪为3000至6000元,这与单身人士的月均生活费2500元几乎没有差距。这远远达不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大学毕业生要求的平均1万元以上的月薪。
与中国和外国企业相比,韩国公司强加了僵化的组织文化的偏见也是原因之一。聚餐、高工作强度、经常加班让90后和00后反感。也很少有企业支付加班工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国内企业的平均工作时间为47.9小时,超过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必须支付津贴。
居住在北京的求职者张先生(27岁)说:“人们普遍认为,三星、现代汽车等韩国大企业只给韩国人高工资,而给中国人低工资和高工作强度。如果条件相同,首先选择中国企业,其次是美国日本。”他还说:“即使有过韩国留学经历,想在韩国企业就业的年轻人也很少。”
有声音认为,韩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应该考虑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有人指出,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和教育水平的高度化,人工费持续上升,因此投资地不像以前那样有魅力。据韩国进出口银行透露,去年1-3季度中国当地新设立的韩国企业为156家,不仅低于2006年(2392家),也低于同期越南(23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