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起事件,反映出的是德国对中国态度的高度分裂,既想与中国维持合作,又要在俄乌问题上与中方保持距离,这也是欧洲地缘政治现状的缩影。整体来看,欧洲国家已经普遍意识到北约主导的旧秩序格局已经不能满足欧洲的安全需求,但对于中方提倡的新安全框架仍然抱有相当的犹疑心理。

【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寻求与中国建立一个俄乌对话框架】

但有必要明确的是,如今欧洲大陆的政治安全框架,是基于冷战后世界格局建立的,北约架构是核心。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在欧洲收割冷战的胜利果实,推动北约持续东扩,势力范围不断逼近俄罗斯,压缩后者的安全空间。俄罗斯此前不是没有试图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但在美国看来,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毕竟不是真正的苏联,美俄已经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这种态度也让美俄数次双边对话都徒劳无功。矛盾积重难返,最终通过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

而对于北约东扩一事,美欧曾有共同利益,那就是将东欧地区发展为面向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带。但俄乌冲突以后,也拖累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损害了实质利益。

【俄乌冲突延宕,危机外溢风险不断增加】

随着冲突进入第二年,当事各方的内部形势都难言乐观,财政状况跟社会矛盾都有加剧的迹象,此外,正面战场也久久不能取得突破进展,这为中国劝和促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也为美俄乌欧四方,有充分的时间,去坐下来反思冲突前后的得失,对局势作出更理性的判断,而欧洲政要前段时间的访华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平心而论,欧洲新安全框架,离不开俄罗斯的参与,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在地缘上就不可能与欧洲切割。但出于历史因素的思维惯性,欧盟国家主观上仍然对俄罗斯抱有很深的猜忌心理,但事实证明,一味打压制裁没法解决问题,俄欧最终仍要回到和平共处的道路上,而不是挑起更大的军事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