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做人不要忘本!”一名父亲指着自己当兵的儿子说道。老人的身边有个年轻的姑娘,这原本是他们家未来的儿媳妇,但却被儿子悔婚了。
这是发生在1976年的事情,在当时闹得很大。因为部队马上要执行任务了,为了安抚好小姑娘和这位战士的父母,部队的指导员和连长都出面做工作,又是安抚,又是出钱买车票,把人送回了家。
原来,士兵在入伍之前就和农村老家的这名姑娘定了亲,但是在部队里他得到了提干。农村兵得到提干本来是一件好事啊,意味着你可以直接获得城市户口了,但问题也恰恰就出在这里。
由于当时我国的户口相关规定,生下来的孩子要以母亲的户口为准,所以哪怕男方是干部,是城市户口,只要女方是农村人,生下来的孩子也只能是农村户口。这种情况在当时叫做“一头沉”。
这时候,男方就想要悔婚了,但是男方的父母觉得,儿子这么做那不是“陈世美”吗?这事儿办得不地道啊,于是生气的父亲带着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找到部队来,当面训斥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在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说,类似的情况还不是个例。这种做法对部队的影响肯定不好,所以很多小伙被揭发以后不但要遭到批判,最后还会被取消干部身份,复员后又成了农民。
当然女方也不一定就好欺负,有的女方是看中你要去当兵了,先定个亲,你提干了就准备结婚,你没有提干,复员回乡当农民了就悔婚。
那么,当时规定什么情况可以获得城市户口呢?除了上面说的部队提干以外,还包括考上大学、在城市找到工作、老年父母投靠城市子女生活或者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生活,还有夫妻团聚这几类。
但是谈恋爱和订婚就不算夫妻团聚了,所以如果恋爱双方一个是农村户口,一个是城市户口,不能通过结婚让农村人获得城市户口。这一户口壁垒让当时很多自由恋爱的年轻人不得不分手,甚至很多是为了对方的前程自愿分手。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户籍制度不好,在当时的情况下来说,它对于避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有好处的。农村人口突然大量进入城市有很多弊端,比如,种地的人少了,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城市百废待兴,工厂数量不足,提供不了那么多工作。
你像三年自然灾害就有农村人口太少,工人数量太多的原因。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还下达指示,让上千万工人和城市人口返乡种地。等到1984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后,户籍制度才有所松动。
现在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还在实行户籍制度,分别是中国、朝鲜和非洲的贝宁,那么为什么其他国家不实行户籍制度呢?他们是怎么管理如此庞大的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