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无它,完全是因为WS-20发动机直径、体积实在太大了,较D-30KP2/WS-18发动机足足粗壮了一圈,大涵道比发动机较中涵道比的巨大区别就主要体现在这里。

如果轰-6K是类似于运-20这种在翼下吊挂发动机的飞机,那么换装更大直径的发动机并没有太大问题。可自图-16轰炸机起,它就是一款将发动机设置在机翼根部短舱内的轰炸机。

这个机翼根部发动机短舱的长度、容积已经在研发制造时确定下来,后天不能修改变动。轰-6K真的要换装WS-20发动机,势必要对其进行大改,这样一来整机气动外形将发生很大变化,很多设计、实验例如风洞实验要从头再来,工程量堪比研发一款新机型,完全得不偿失。

实际上,当初轰-6K换装D-30KP2/WS-18发动机也曾遭遇一模一样的问题。众所周知,轰-6K的一个改进重点便是使用当时相对而言非常先进的D-30KP2涡扇发动机替换掉以往轰-6使用的WP-8涡喷发动机。WP-8涡喷发动机仿制于图-16轰炸机所使用的RD-3M发动机,属于一款年代久远的涡喷发动机,性能早已严重落后。

比起WP-8涡喷发动机,D-30KP2/WS-18涡扇发动机绝对属于非常先进的产品,发动机自重轻了近1吨,推力却高出3吨,综合性能提升非常大。

唯一问题就是直径稍大一些,D-30KP2比WP-8的1.4米直径大了近20厘米,此外其对进气量也有更大需求。为此轰-6K对机翼根部发动机短舱以及前部的进气道、后部的尾喷口等结构都进行重新放大设计,翼根与机身融合处出现较大变化。

对比以往的轰-6轰炸机就不难发现轰-6K的进气道粗大了不少,翼根与机身融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如今正面看上去,两侧进气道已经和轰-6K机头一般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