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福建舰舾装工作基本接近尾声,不久后的海试工作中明显要结合舰载机一起测试。为了能够在福建舰海试前交付部队试用,空警-600预警机也似乎在“赶进度”:最近网络上曝光的空警-600三机编队,不管这张照片是P的还是真的,现在看来,空警-600至少生产了数架原型机,力争与福建舰一路出海试飞。

空警600预警机三机编队

为什么一定要研制空警-600?

中国海军早在上世纪80年代论证4万吨级中型航母时,就已经论证过JZY-01型舰载预警机。这一款在运-7平台基础上改造的预警机验证机最终随着当年并不成熟的4万吨级航母一并沉寂,在中国将引进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为“辽宁”号航母时,居然没有可用的舰载预警机。为此,舰载航空兵先后引进了卡-31,再装备了自研的直-18Y。这两款舰载预警直升机,已经陪中国航母走了将近10年。

但是,卡-31只能是一个“空中早期预警雷达”,而且因为平台原因,卡-31的最大升限只有3500米,最大航程600公里,续航时间2.5~3小时,正常作战半径只有150公里。其雷达置于机腹,以6转/分钟扫描360度范围,每小时可扫描25万平方公里,但是只能在离舰100~150公里的范围内执勤3小时。本身直升机面对空空导弹时就相当脆弱,其还只能在3000米左右的高度运行,只能发现携带反舰导弹掠海攻击的敌机、作一个简单的先期预警。

很快,中国海军掌握了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的优缺点,随后研制出直-18Y舰载预警直升机。由于中国雷达的技术相对先进,直-18Y的雷达天线更加小巧,却能在数秒钟内就发现150~250公里范围内的各种海空目标,并对其进行跟踪、识别。天线安装在原尾门的旋转支架下,在不工作时向上收起,工作时下放、旋转扫描。

只不过,直-18Y同样具备着直升机的通病:速度慢、升限低、滞空时间短、探测距离短。虽然其是目前唯一一款具备引导功能的舰载预警直升机,但这并不能掩盖其缺点:为了实现在航母周围24小时预警,需要搭载4~6架直-18Y,这挤占了其他飞机的空间。毕竟航母的空间有限。

就以E-2C舰载预警机为例,其滞空时间长达4.5小时,5架E-2C就能实现离舰300~350公里处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其配备的AN/APS-145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过550公里,能够自动跟踪2000个目标,并引导大约40个截击任务。E-2D更甚,专门扩大了油箱,滞空时间提升到8小时,仅需3架就能实现离舰300~350公里、24小时不间断巡逻。相对舰载预警直升机来说,E-2C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升限在10000米以上,比直升机高出不少。

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分别在不装备预警机和装备预警机的情况下专门作过对比。在装备预警机的情况下,防空效率提高了15~30%,击落敌机的效率提升了15~55%。如果没有装备舰载预警机,则必须增加一倍的舰载机才能保证航母战斗群的安全。可见,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研制、装备相当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