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近日报道,中日关系在2023年开初就遭遇了又一轮“寒潮”,首先是日美首脑会晤宣布加强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将矛头直接指向敏感的台海局势。其次是日本与韩国一样对赴日中国游客采取歧视性政策,激起中方愤怒回应。而且,在会晤中美国总统拜登要求日本首相岸田不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的制造原料,岸田竟予以答应。

要知道,中国从日本进口芯片数量其实很少,因为日本早就不是芯片生产大国了,但日本确实是芯片关键部材原料的重要生产国,日本还曾经利用自身这一优势对韩国芯片业“卡脖子”。毫无疑问,这一招今后日本极有可能用在中国身上,这将进一步加深中日矛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日本也必须这么做,因为日本没有自身的主权,美国通过海外军事基地控制着日本。

在冷战期间,正统的美国军事学说认为海外基地主要有四项任务,分别是:把美国常规军事力量投送到关乎美国利益的地区;为可能爆发的核战争做准备;扮演“绊网”的角色,保证美国能够对冲突作出及时反应(特别是在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相距甚远的“热点地区”);以及向世界展示美国的权力。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它在海外不断扩张的军事基地的合法性寻找理由——从“人道主义干预”到“解除敌国武装”。

美国在日本的驻军特别集中在正对中国东南沿海、距离台海很近的冲绳地区。虽然广受抗议,但至今当地人还没有使用特别暴力的手段反对美国的“占领”。在中东地区就不一样了,美军从阿富汗狼狈撤出、抛下所有军事基地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2003年5月2日,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刚结束,恐怖分子就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炸毁了外国人居住的三座庭院,炸死了34人,其中包括8名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