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基本上就要使用现有的空空导弹进行空战了。但在现代空战中,在飞行速度低于5马赫,也就是非高超音速状态下,战斗机基本上会尽可能采取迎头空战,在锁定目标后,发射空空导弹,随后空空导弹以比战斗机更快的速度飞向目标。比如美制AIM-120中距空空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为4马赫,在发射后不会对载机产生不利影响,就很适合进行迎头空战。

但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如果使用这种模式进行空战,尤其是在高超音速状态下,就会出现载机飞得比空空导弹还快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发射的空空导弹很容易对载机产生危险。而此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彦斌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让高超音速飞行的载机直接从目标机上空飞过,然后像轰炸机投掷炸弹那样投掷空空导弹,对目标机展开拦截,则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

这种拦截方式最大的挑战在于,目标机本身也能够进行超音速飞行,在发现自己遭到了“跃顶攻击”之后,很可能会通过快速机动逃离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所以,想要提升这种攻击模式下的攻击成功率,仅靠飞行员自己的判断是不够的,需要人工智能的介入才可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彦斌副教授研究小组此次测试的目的,不仅仅探索了我国第六代战斗机在未来可能采用的空战模式,而且也为我国研制的其他战机,比如轰-20隐身轰炸机、空天轰炸机以及其他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机载火控系统做了相应的探索。比如此前香港《南华早报》就曾经报道过,我国科学家尝试使用高超音速无人机搭载武器拦截来袭的高超音速导弹,如果有此次这种级别的人工智能的辅助,那么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