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一年,俄乌冲突未见缓和迹象。战况来回拉锯,僵持难解,而在战场之外,“不见硝烟的战争”亦斗得激烈。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否有效?美国为何这时炒作“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弹药”?这场冲突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利弊?观察者网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

金教授在采访中着重提示了一点“危险”:美国战略界有部分人士企图在亚洲重演俄乌战争,因台湾“分量小”,难以撬动中国大陆,所以也在筹谋把日本当成“亚洲的乌克兰”。

【采访/观察者网 李泠】

俄罗斯和美国此前有过多项军控条约,比如《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但都已作废,《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目前美俄之间唯一存续的军控条约。

普京这时候提出俄罗斯暂时不参与这一条约,估计一是为了表达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不断挑事行为的不满,借此进行政治施压;二是为了加强军事威慑,暂时终止履行这一条约,就可以加强一些军事部署,为后面新一轮的军事进攻提供更多保障。

当地时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图/俄罗斯总统府网站)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没有西方预期的那么大。比如卢布在刚开始制裁时贬值得厉害,但后来又回升回来了;再比如,西方此前有观点预测俄罗斯GDP会萎缩20%左右,结果俄罗斯扛住了这些制裁,去年GDP仅下降2.1%。

短期来看,西方的制裁对俄罗斯的经济伤害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影响应该会大很多。经济制裁不像军事行动,军事上打胜了、打败了还是打僵了,看得相对清楚;而经济制裁需要时间“发酵”,它对俄罗斯经济的伤害是累积式的。

虽然当下美国国内出现反战情绪,但整体来看还只是少数,多数人尤其是政客们还是支持战争的。再加上目前美国国内预算僵局还没打破、俄亥俄州又出现火车脱轨事件,这趟前后仅5小时的闪电访问“秀肌肉”,还是能帮拜登在美国国内得分的。

国际层面,拜登访问乌克兰,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其西方盟友和乌克兰,也提升了乌克兰军队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