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三次在苏联中央高升,叶利钦终于来到苏联权力舞台的中央,此刻,看着眼前从前这些自己难以望其项背的权贵,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

在感到大仇得报的同时,叶利钦小时候埋下的那颗叛逆的种子,终于在权力的照耀下,迅速生长,直到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甘当苏联的掘墓人

在当上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后,叶利钦随即在1986年2月的苏共二十七大上对苏联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和特权问题毫不留情地批判,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在会议结束后,叶利钦借着这个声势,成功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让叶利钦的野心极度膨胀。

作为一个胆大妄为的人,看着一身书生气的戈尔巴乔夫,即使他是提拔自己的贵人。

有着丰富领导地方工作经验的叶利钦脑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彼可取而代之”。

“是啊,戈尔巴乔夫和我一样是农民家庭出身,凭什么他能做苏联总统,我做不得,我只不过比他晚进中央七年而已。”

随着这些想法不断冲击着大脑,叶利钦忍不住开始行动了。

他想在首都做出显赫的成绩来抬升自己的地位。于是,叶利钦马上着手在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任上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多年的地方工作经验让叶利钦有了一流的工作能力,在他的亲自部署下,仅仅一年,首都莫斯科工业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都达到了百分之五,市场供应充足,颇受市民的好评。

一时之间,在苏联的街头巷尾,充斥着人们对叶利钦的赞美。

借着这股赞美,叶利钦发表了《批评无禁区,公开无限制》一文,鼓励苏联的新闻界敢于发表反特权、反官僚的文章言论。

“反腐斗士”和“有作为的第一书记“光环在身,从苏联的政治高层到普通百姓,在不长的时间里,叶利钦就拥有了一大帮坚实的簇拥者。

所谓”树大招风“,苏共中央书记利加乔夫为首的一帮人开始对他产生很大的反对意见,作为政坛老手,利加乔夫一眼就看出来了叶利钦这伙人的真实目的:

表面上是反特权,实际上是政治投机,为自己捞取政治声誉和名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