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网友制作的有关052D驱逐舰的想象图。

其次,提升全舰的整体设计水平

    与“金刚”级相比,尽管中国的052C型区域防空舰的发展年代与欧洲区域防空舰相近,但其受制于雷达性能的局限(雷达自重较大),不仅四面雷达天线部署在水平线上,同时,其部署位置在世界同类型战舰中是最低的。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至少在探测范围上讲,中国的052C型区域防空舰处于同时代同类战舰中的最低水平。而作为其发展型,052D型区域防空舰可借鉴“金刚”级区域防空舰的经验,在雷达体积与自重获得较大降低的前提下,将其部署在更高的位置,同时以辅助相控阵雷达(日本在最新的19DD“秋月”级区域放空舰上装备了专门探测近距目标的辅助相控阵雷达,其原型为F-2战机上装备的J/APG-2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进一步改善战舰尤其是对近距掠海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相比之下,尽管052C型区域防空舰采用了在理论上具备更强隐身能力的封闭式桅杆,而“金刚”级仍采用传统的栅栏式桅杆。但后者在战舰整体布局上更加整洁,其综合隐身能力无疑优于排水量更小的中国战舰。因此,战舰整洁度也是中国在设计052D型区域防空舰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关键。

第三,提升战舰的动力装置水平

    如果暂时抛开中日两国的雷达技术差距不谈,造成日本“金刚”级区域防空舰性能更胜一筹的根本因素就在于其较大的舰体。事实上,排水量7000吨左右的中国052C型区域防空舰被很多人归入“中型区域防空舰”,而“金刚”级区域防空舰则属于“重型区域防空舰”。但两国未来的区域防空需求是一致的。从日本后来发展的“爱宕”级区域防空舰较之“金刚”级在舰体体积上并无明显增大可以看出,日本在研发其首款区域防空舰时即选择9000吨级的舰体是具有前瞻性的(尽管昔日日本选择这一规模的舰体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这一舰体规模同样将成为中国052D以及其后继型区域防空舰的主要体征。而制约区域防空舰舰体体积的重要因素就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