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采访、翻译/李泽西 编辑/张广凯】

1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年通胀率已回落至6.5%,美国各方都“松了口气”。不过,这仍高于该国1980年代后、2020年代前任何时期的通胀率。与此同时,欧盟的通胀率仍在双位数百分比,而日本的通胀率已达“泡沫经济”后的最高位。全球的这一波通胀,尚未结束。

当前全球性的通胀,源自何处?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被认为帮助终结2008年金融危机的量化宽松,为何当时未引起通胀,现在却引起了新的危机?《货币从哪里来?》的作者之一、“量化宽松”一词的提出者温切斯特大学银行与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沃纳(Richard Werner)近日接受观察者网专访,解读了通货膨胀的来龙去脉和银行业的奥秘。该采访分为上下两部分,本文为上半部分。

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察者网:《货币从哪里来》一书反思了2008年金融危机,认为商业银行是主要的货币创造者,央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失控是主要原因。能简单地解释一下这个观点吗?

理查德·沃纳:我认为当前的通胀与2008年金融危机反应出了同样的结构性问题,背后都是银行监管。提到“银行监管”,有些人想到的是存款准备率、资本充足协议(亦称“巴塞尔协议”)等技术问题。我所指的银行监管涵盖更宽泛的概念。监管机构确实据此监管银行,但我一直认为这不是正确的方式。

许多人认为,如果我们要求银行保留一定资金比率——这一比率在2008年危机后略微提高了一点——那类似2008年的银行业危机就不会重现了。事实并非如此。

1988年推出的第一次巴塞尔协定目标是防止银行业危机。很快,日本发生了一场重大的金融危机。当时,日本央行行长就采纳了巴塞尔框架,证明它没有起作用。推出了第二次巴塞尔协定后,我们就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现在推行的是第三次巴塞尔协定。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监管方式。

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

巴塞尔机制管理资本充足率的方式,基于对银行工作原理的特定理解;如果要监管好一个行业的话,政府显然需要对其有所了解。监管银行的有效性,显然取决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以及监管机构是否采纳了正确的监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