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采访、翻译/李泽西 编辑/张广凯】

美国银行体系“仍然稳健”,民众可以对其存款“放心”。在硅谷银行破产一周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出面安抚市场情绪。

但事实是,硅谷银行之后,签名银行也倒闭了,紧接着,美国第14大银行——美国第一共和银行(FRC)也告急。

美国政府对硅谷、签名银行的救助,也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责任在于银行乃至储户,反对政府保证所有储户的存款;一些人则认为责任在于美国政府近年的货币宽松等政策,以及事件期间较慢的反应。

责任到底在谁?2008年金融危机是否将再现?至今莫衷一是。“量化宽松”一词的提出者、温切斯特大学银行与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沃纳(Richard Werner)近日接受观察者网专访,分享了自己对于硅谷银行破产的个人观点。他认为,既然美联储成立初衷之一就是给银行提供紧急流动资金,因此应该在硅谷银行破产之前就出手相救。

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察者网:硅谷银行的倒闭,有人认为是因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部分废除了多德-弗兰克法案,一些人归咎于美联储加息,一些人则认为硅谷银行用户主要是一小撮关系紧密的企业和风投控制人,他们有能力迅速“制造”银行挤兑。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沃纳:首先我们理清一下大背景。美联储多年采取了几乎零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扩大信贷创造的数量。2020年3月,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我曾在日本推荐实施这样的政策,为了应对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然而2020年3月美国的情况非常不同,当时没有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也相当强劲,银行信贷已经同比增长了56%。

2022年以来,美联储利率急剧上升

这最终造成了我曾于2020年5月警告必然会发生的通货膨胀。当时,美国等地的银行就应该开始采取正确的资产管理策略,因为通货膨胀必然引来更高的利率,他们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硅谷银行的问题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储户的结构;与其他银行不一样的是,他们大多数储户不是个人,而是公司,以硅谷的科技公司为主。

我顺便提一句,据我们所知,硅谷银行不存在不良贷款问题,后者是引发过去许多银行危机的原因;硅谷银行完全具备偿付能力,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硅谷银行面临的是存款挤兑,原因之一是企业存款不受存款保险的保护;那是针对零售个人客户,保证活期账户储蓄账户的25万美元。超过这一金额的存款不受保护,因此企业有可能面临资金被冻结乃至消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