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没病还被强制吃“大锅药”,到底谁有病?


“乱吃药”还不是个例。

2月28日,湖北黄冈黄梅镇向窑村,在分发防疫物资二氧化氯环境消毒片(俗称“泡腾片”)时,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上级交代“每粒泡腾片兑2公斤水,用于住户家中喷洒消毒”的要求,误以为泡腾片是防治新冠病毒的药物,便要求村民:“每人一粒,吞服”。

结果,22人出现身体不适住院治疗。

一份聊天记录显示,“药是村干部发的,要求当面喝”;“口服过程中,(村)组长还要拍照留痕迹记录。”

不幸中的万幸是,根据当地通报,目前入院的22人身体状况稳定,没有生命危险;其中21人即将出院,另外1人由于年纪偏大、身体患有其他疾病,继续留院观察治疗。

临沧和黄冈相距2000多公里,但场景何其相似:一边强制吃药,另一边还要拍照留痕——强制手段和形式主义,共同编织起匪夷所思的一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在岛叔看来,这是长期以来科层制行政体系的基层组织“责大权小”导致的。“责大”,就是必须完成上级政府下派的各种任务;“权小”,就是只有无条件地执行上级决定的义务,而缺乏根据本级组织实际独立决策的权力。

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时,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在压力型体制下,“工具主义”往往盛行,治理手段很容易超越治理目标。

于是,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面对复课压力,临沧教育部门干脆就采取了“大锅药”的治理招数。

这种做法的逻辑就是,不管这个药有没有效果,反正我“一刀切”,你“一锅炖”,首先要把做好预防疫情这个形式做到位,上级问下来,我也有交代。

上述黄冈那个向窑村的思维更为极端:你上级发药,我下级就强制村民吃,根本不去管能不能吃。


侠客岛:没病还被强制吃“大锅药”,到底谁有病?


遗憾的是,这种强制性的风气,在基层并不鲜见。有时候,甚至会被当成“硬核”来推崇。似乎只有不留余地、不讲道理,才能体现基层治理者的“敢抓敢管”、“责任担当”。

比如这些天,不少企业复工在即,人手短缺,不少地方却“逢鄂必拒”。不管你有没有回过湖北,只要身份证是“42”开头的一律劝返或者隔离。哪管你实际情况?哪管你有无法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