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供应不足,已是香港民生之痛。本届特区政府承诺建9.65万个单位,但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仍连创新高,达5.7年之久。

在九龙土瓜湾,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探望了益丰大厦劏房住户苏女士。今年40岁的苏女士是一位全职太太,丈夫做装修散工,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受疫情影响,有时候一个月也只有几天可以开工。像苏女士这样的家庭,轮候公屋几乎是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唯一机会。

苏女士所租的这间不到20平米的劏房,是由一套房分隔出来的3间中的最大间,除了苏女士夫妇和她一双儿女,另外2户还住着3个人,面积更小。厕所是没有窗户的“黑厕”,可以闻见楼下餐厅排上来的油烟。

苏女士说,前段时间,他们一家终于等到了公屋,目前公屋正在翻新,等入住通知。“我住了10年的劏房,轮候了18年才等到这个公屋。”苏女士说,这还是在儿子、女儿出生后有加分,调整了申请面积、重新排序后才很不容易申请到的。

得知苏女士家里有2个小朋友,卢新宁特地给他们准备了儿童口罩和儿童读本。在与苏女士聊天时,她3岁的女儿一边欢喜地翻阅着新到手的儿童读本,一边拉着卢新宁的手。

卢新宁轻轻搂住小朋友感叹,“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长大,实在太对不起他们了。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能尽快彻底告别劏房。”

推动良政善治,为市民加油打气——

“看到你们的努力工作,我们也会对特区政府增添信心”

近两年,基层市民的住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区政府除多方觅地造屋、增加资助房屋和过渡性房屋供应,还在研究劏房租务管制,一些政团成立“告别劏房行动”,画出告别劏房的路线图。

“住房是香港好多人最想最盼的事,也是我们心中的痛。政府好多工作要改善,不过看到你们的重视和努力,我对特区政府也增添了信心。”家住港岛南区华富邨的李先生见中联办副主任何靖时,如此感慨。

中联办七领导走访香港住房困难市民,有市民哽咽:原来还有人关心我

30日下午,何靖副主任来到新界北,探访香园围凤凰湖村村民。

华富邨是香港最有名的公屋之一,已有50多年历史,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重建。李先生一家五口挤在20多平米的空间内,居住空间狭小,生活诸多不便,对子女成长影响不小,迫切希望置换公屋,但以现在的轮候时长看还很无望。

“住房确实是市民最关切的问题,各方面都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难题。听说政府己将华富邨列入重建计划,当区居民有望改善居住环境。香港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将为特区政府做好经济民生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何靖宽慰他说,希望他对生活保持信心,中联办一定会向特区政府反映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