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企业创新,俄罗斯]:

上月末,俄国防出口公司副经理谢瓦斯季亚诺夫在一个公开场合向媒体表示,俄罗斯最近几年的外国武器进口总额已增加至原来的10倍。习惯了做“卖家”的俄罗斯人,一直对本国所产的武器充满自豪。不过,由于俄罗斯军工企业创新力减弱,产品美誉度受到一些国内外的质疑。俄罗斯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购入小型武器和航空设备等装备,在目前的军火市场,俄罗斯在逐步适应“买家”这一角色。

而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加近日举行的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上称,支持军队加强与国外合作,引进国外先进军事技术或武器装备,促进俄罗斯国防工业换代升级。

俄罗斯曾在2011年6月耗费17亿美元,采购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引进一些敏感技术,用于建造另外2艘两栖攻击舰。同时,俄罗斯在近期向以色列采购了12架无人机,以便提升俄罗斯建造无人机的能力。尽管俄罗斯已进口武器多年,这仍然引发这个国家“爱国主义者”的愤慨。俄共领导久加诺夫就曾经公开表示了反对。很多俄罗斯民众在互联网论坛上也表达出一种消极观点,甚至将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称作“卖国贼”。

作为传统武器出口大国的俄罗斯,为何选择从国外进口军事装备?俄罗斯军工产业曾经有苏联时期的辉煌,目前现状如何?俄式装备是否具备世界一流水平?本期军情观察将为您做出解读。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实习生 罗浩渝 臧春蕾

一边牢骚满腹,一边对现代武器理解不足

在冷战时代,前苏联倾尽国力,军费高达GDP的四分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军工企业的生产和再研发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和本国军队订单,确保了军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了大批军工企业——前苏联70%的军工企业归俄罗斯。但军工企业的辉煌时期结束了。社会经济转型给军工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冲击,低迷的经济状况使得政府也难以拨出足够的经费来满足庞大数量军工企业的需求。由于财政拨款的缺乏,大量的俄罗斯军工企业濒于破产,大部分的军工企业只能靠吃前苏联留下的老本勉强维持基本运转,装备研发创新更是举步维艰。

俄罗斯军工企业发展低迷,不能生产出军方所需要的现代化装备,致使俄罗斯军方“牢骚满腹”。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2010年在接受俄罗斯《新闻周刊》采访时声称,俄罗斯将购买外国的武器装备是因为俄罗斯国内同行业并没有能实现现代化。俄罗斯被迫从国外购买武器,并且在欧美等大国纷纷削减军费开支时,计划花费6000亿美元,以促进部队实现现代化建设。

长期研究国防经济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张国凤认为,俄罗斯国内还留有至少七八百家军工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却不能满足军方的需要。一个很大原因是,很多企业作风拖沓,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合同总是延期。有些企业认为出口能赚取更多利润,因此,它更愿意与国外签订单。另外,部分军工企业的一些技术指标不能保证,在交付的军工产品中,一些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不足,使得俄罗斯军方对国内军工企业有所不满。

俄罗斯当局试图从根本上削减人员和整体部队数量,以创建一个更加现代化和机动的军事体系,并扬言彻底摆脱前苏联时期的陈旧设备。然而,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俄罗斯军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武器装备的更新严重滞后。俄罗斯官员对于军事行业十分不满,且一直敦促企业加快产品整合、规范内部程序,使俄罗斯的军事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曾称,“俄罗斯军工联合体并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军事标准”。

俄罗斯军工企业受到本国军方的排斥,主要是俄罗斯军工业生产自身的问题。军工科研方面除了少数精尖端科研武器,和以前相比,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人才严重老化,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到军工企业里工作,目前,俄罗斯的军工企业里基本上都是年龄偏大的员工。

俄罗斯军事分析家亚历山大·戈尔茨指出,现代武器是什么?这是一个我们忽略了多年的问题。军工企业应该为军队提供电子化设备,尤其是尖端的相关侦察和通讯设备。糟糕的是,俄罗斯军工企业没生产出这样的现代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