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世界大战,新冷战,美俄

  欧方一直对制裁和继续向俄施压态度暧昧,是唯恐因此付出巨大代价(尤其能源问题),但随着日内瓦协议破局,俄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若欧美各国继续这“束手无策”的表现,势必背负本国选民和反对党派的巨大压力,从G7联合声明,和稍早时欧盟寻找统一替代能源供应渠道的努力,可看出它在两害相权取其轻。

  而俄罗斯同样无法“降调”: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普京支持率一度大幅下降,经济上也找不到外资流失的好办法,民族主义和“大国梦”几乎成为唯一法宝,此时退让等于“自废武功”。不仅如此,5月25日乌克兰计划举行大选,若大选结果为国际社会承认,“非法政权说”将很难存续,所以在选举前,俄还将继续这咄咄逼人姿态。

  但高压背后,各方仍是留有余地的。基辅当局一面做出强硬姿态,一面小心翼翼地用兵,两次占领斯拉维扬斯克,又两次主动后撤,边境上一面强调“坚决打击侵略”,一面又称俄军演未侵犯乌克兰领土;西方一面做出强硬施压姿态,一面谨慎地将对乌军事支持局限在“非致命”层面;至于俄罗斯,尽管不断秀肌肉,放狠话,但实际步伐却显得拘谨,和此前在克里米亚的大胆迅速形成鲜明对比。

  西方和基辅当局深知,和俄全面撕破脸皮的代价是沉重的,前者提高调门,目的是逼俄罗斯知难而退,后者渲染危险,则是基于“会哭孩子有奶喝”的考量;而俄罗斯何尝不知,直接武装干预东乌,从政治、法理上都找不到充分理由和广泛支持,甚至在东乌,大多数居民也只是对基辅当局的歧视政策反感,未必支持占领政府机关“来路不明”的亲俄武装,所谓“授权在乌用兵”,其实早在3月2日就已由俄上院做出决定,俄媒渲染不过炒冷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