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中国,战机,日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计划书里的“心神”十分“高大上”,但是真正现身后,在被军迷们用显微镜反复审视后,它便屡屡露怯。

  首先丢分的是“心神”的座舱盖。网友发现,从座舱盖弧度、框架细节方面,其与1988年服役的日本T-4中级教练机的座舱盖十分相似。T-4的座舱盖是从左边侧面开启,而厂房内的“心神”也是如此。

  “这种半球形水泡式的座舱盖在四代机中采用较多,其上鼓弧度明显,对雷达的散射截面很大,不利于隐身。因此,F-22、F-35、歼-20、T50等五代机,都摒弃座舱盖,采取类似削尖三角形的造型。”郑文浩认为,日本此举可能是出于财政压力、节约成本的考虑,也可能是受限于技术水平。

  同时,从专题片里展示的生产画面来看,“心神”并未采用主翼与机身一体化整体成型技术,机翼还是用了独立安装到机身上,明显落后于采取整体成型技术的F-35和歼-31,而且,隐身性能又打了折扣。

  而且,“心神”所用的XF5-1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仅有5000公斤,两台总推力不过10吨。如果按照防卫省计划中的空重8吨计算,“心神”空战总重可能超过12吨,其推重比远达不到1。这就让五代机4S标准中的“高机动性”成了镜花水月。

  令人费解的是,日本防卫省的预算报告对“心神”的定位就是用来“测试高机动雷达隐形飞机相关技术”。从眼前的“心神”看,“高机动性”显然是奢谈,雷达隐形则因为座舱盖与翼身融合的缺陷而受到严重破坏,不知这架飞机准备验证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