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世界警察

  总结一战后短暂的和平何以不能制止战争,以及二战后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可以说保卫和平最值得警惕的就是,要防止个别强国把本国意志强加于人,凌驾于类似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上,甚至无视国际安全机制而为所欲为,打着各种旗号兜售私货。同时也要防止个别国家借口时代变化而否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法律固化,否定或架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就等于否认二战历史。尤其在当今国际秩序变动期,各种矛盾积聚和变化之际,更不应容忍对二战成果和战后秩序的挑战,否则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

  国际舆论环境复杂,西方媒体成为侵略助推器

  二战时期,个别大国和法西斯国家的新闻媒体以宣传本位取代新闻本位,弱化了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注重新闻煽动性,客观上对战争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战争初期,英国政府不想被拖入战争泥潭,对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英国新闻媒体则积极配合,在新闻报道上展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1938年9月《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公开要求捷克割让土地给德国。媒体的这种导向,使英国人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甚至天真地认为,只要割让捷克领土,就会换来持久和平。英国首相张伯伦在签署《慕尼黑协定》返回伦敦后,面对机场上欢呼雀跃的人群不禁高喊:“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将伟大的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随后,《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说:“捷克割让这一个日耳曼居民区对捷克有利,因为可以使捷克成为更为纯粹的国家。”“九·一八”事变后,《纽约时报》头版分别发表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消息。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民众同情日本文官政府的呼声比同情中国的呼声高,并成为一种主流观念。原因在于,日本向媒体透露的所谓信息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意在争取西方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