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评论,战略,赤字,伙伴]:

【访谈动机】

2月开春之际,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踏上了访美之旅。

这次行程事实上是去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敲定的,而此次访问的时机,刚好契合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节点——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

40年前,中美老一辈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气魄和智慧结束了两国对立和隔绝的时代;如今时光荏苒,40年后的中美关系已在经贸、人文等多个领域深入发展,外延和内涵更较过去相比大幅拓展。

但与此同时,面对中国加速崛起,美国对华认知心态上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太,集结军事同盟借南海问题发难;又手执《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期制衡中国;此外在中东问题等现实利益中,中美也存在巨大分歧。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近日坦承,中美之间仍存在信任“赤字”,即:两国互信水平和两国关系发展的需要和重要性相比还远远不够。但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如何加强两国战略互信,消解信任“赤字”?这是考验中美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重大课题。

【专家简介】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傅立民(Charles Freeman),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美方首席翻译、前助理国防部长

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先驱语录】

过去40年来中美关系的最大不足就是双方未能建立全面信任,未能建立长期的信任

中美两国在若干领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在经贸问题、台湾问题、战略互信等结构性问题上,分歧比较大

如果美中两国都保持坚定、谨慎,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处理两国利益,那么美中关系将对今后几十年的世界格局做出积极的贡献

过去30年,美国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将来中国会对美国产生更大的影响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冉维、支林飞、邓媛发自华盛顿、北京

从“战略同盟”到“合作伙伴”

《国际先驱导报》: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正值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您如何看待过去40年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李侃如:40年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十分巨大,它反映了两国领导人都希望保持中美关系在正常轨道上发展、抓住任何机会为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确立广泛基础的决心。这也反映了中美双方都认识到中美保持建设性关系和避免其脱离正常发展轨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