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评论,落下风,情报,网民]:

美智库热搜解放军情报

它们已经形成除专职情报部门之外的另一张情报网

通过卫星照片判读中国导弹;分析解放军飞行员培养机制;从国防开支对比中美军力……这些已不仅仅是美国情报机构的专属工作,也成了美国智库的日常业务。近日,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传统基金会、詹姆斯敦基金会等老牌智库接连发布涉华军事报告和文章,因此,它们在美国搜集中国军事情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值得关注。

紧盯中国战略核力量

3月1日,FAS网站刊发了一篇题为“机动式洲际导弹现身中国中部”的文章。文章称,最近公布的卫星照片显示,6辆“东风”-31/31A型导弹发射车现身山西某地,“虽然射程7200公里的‘东风’-31从中国中部无法打到美国,但射程1.12万公里的‘东风’-31A从这里发射则能覆盖美国大部分领土”。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目前拥有约50枚能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考虑到其中包含采用井式发射的“东风”-5A型导弹,新式的“东风”-31A型导弹的数量应在25枚左右。

文章称,随着早期部署且射程有限的一些型号逐步退役,“东风”-31/31A将在未来10年内取而代之,这就意味着“到2025年,中国导弹部队对美国的威慑能力将得到提升,那时中国或许会有100枚导弹能打到美国本土”。不过,“即便如此,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中国导弹部队的规模仍然很小”。

《世界新闻报》记者发现,科学家联合会官网上的“中国”名录下目前有50篇文章,大都为核问题专家克里斯滕森撰写,且多是参考了谷歌卫星照片和美国官方相关报告,分析中国导弹部队的调动和换装情况。

这样看来,中国战略核力量早已成为美国智库的研究对象,一些所谓的军事专家也越来越热衷于借此对中国的战略核力量说三道四。

有分析人士提醒,虽然从模糊的卫星照片上难以读出什么核心机密信息,但这些分析报告和文章却能为美国军火商所利用,同时还给西方媒体和舆论渲染“中国军力威胁”提供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