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美国空军试验室启动了一个新的空天飞机项目——EFSEFD,其后项目被更名为SED-WR(冲浪者)。2004年,波音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开始合作制造“冲浪者”超音速试验机。2005年9月,飞机被制造出来,并被命名为X-51A。X-51A“冲浪者”想象图。

六代机研发的技术途径

就目前来说,国际上研发六代机的技术途径大体上可以分作两类:

第一类是高空高速战机。美国研发的所谓“空天战斗机”——X-37B,就是典型的高空高速战斗机。

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其主要飞行空域是在大气层的边缘,或者是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而它的速度则可以达到几倍乃至十几倍的音速。

另一类就是所谓的无人战机。美国的X-47和法国的“神经元”,都是这个类型。

对于六代战机而言,这种无人战机和此前的无人机有着明显的区别:此前的无人机,主要是在战场上执行辅助任务,而作战任务仅仅是它的一个衍生功能;

在技术手段上,此前的无人机要么是地面控制,要么是按照程序飞行,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美国X-47和法国的“神经元”,都是处在一个接近于自主控制的状态,也就是说,它们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

“日标六代机”别出新裁

在谈到这些六代机技术途径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关心:日本所谓的“日标六代机”的“i3”标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认为,日本走的依然是无人战机的途径。但是,它和法国的“神经元”、美国的X-47又有所不同:美国和法国的无人机更加倾向于自主控制作战,而日本的概念走的是一个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