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技术验证艰难

为了实现未来战机的战术理念,日本人开始了实实在在的技术跋涉。他们从2000年即已开始投入研制。2005年,一款模型样机被送到法国的雷达信号电子试验场,技术验证机的隐身性验证开始了。

由于日本人一贯低调的做事风格,我们不可能像了解F-22那样,知道他们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具体取舍的技术细节,但在2006年,日本人终于对外宣布了“心神”的总体外形设计。

媒体对于“心神”气动外形的评价已经很多,在此不过多赘述。我想指出的是,8吨量级的总体设计,充分证明了这款战机只是日本下一代战机的技术验证方案而已,它或许会制造2到3架,但其目的不是像YF-22那样验证下一代战机的总体技战术性能,而是为了验证下一代战机的关键技术:隐身技术、气动布局、传感器技术、信息综合技术、飞发一体化控制技术和战机配套相关技术,如信息组网、指挥控制、电子战、新型数据链等。

有心人会注意到,“心神”与F-22最大区别在于机头部分。其实这种修改并非什么技术新举措,而是由于总体吨位量级限制的一个权宜之计。日本并不像美国和俄罗斯具有完备的气动试验设施,其气动外形设计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创意理念和技术模仿。要实现气动布局方面的顶尖优化设计,没有气动试验设施,显然无法想象。

“i3”:七种技术超前

然而,日本人的技术优势绝对不可小视。最新一期的日本《军事研究》月刊3月号发表的文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文中提到的下一代“i3”战机的七种技术构想告诉我们,日本在“心神”研发中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技术进展。

——所谓“云射击”的技术构想其实来源于数据链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云时代,由以往的局部个体的信息处理到信息共享到现代的信息融合,“云射击”技术已经完全突破了 “传感器-目标-杀伤” 的传统固有模式,实现了“目标-杀伤”的可能,云射击将大大提高空中毁伤目标的效能,同时降低攻击的武器弹药耗费,将使空战由低损伤向低耗损转变。

——“群控制”技术解决了三代战机火控系统“传感器-武器-目标-弹道”控制的复杂模式,将武器控制环的人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为网络中心模式,真正实现了网络中心战的理念。群控制技术如果能够实现,将会对战机的设计理念返璞归真,由注重传感器配置回归到对战机高度速度和机动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