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解放军研发装备保障感知系统 收发效率提高16倍_中国军事(3)

解放军报 2012-04-26 14:09:17

“那是10多年前了,您到部队了解装备保障需求,我参加了座谈,我当时是团修理所的技师……

此时,当年那一幕幕场景仿佛又回到刘茹眼前——

那年,她在调研中多次听到官兵反映,新装备技术含量高、种类多、结构复杂,技术保障难度越来越大,成了基层的“挠头事”。

能否开发一个像医疗急救车一样的装备保障“120”?带着这个想法,她风里来雨里去,扎在硝烟弥漫的训练场上采集数据,整理搜集的技术资料堆起来比一人还高。历时两年,刘茹终于攻克了难关,成功研制出“装备保障分队数字化野战保障系统”。

盘点刘茹这些年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同行都会惊奇:待在如此偏僻的山沟里,她的科研灵感为何源源不断?

在刘茹看来,答案其实很简单:“搞清楚一线作战需求什么,自然就知道自己的攻关方向在哪里。”

她入伍28年,25年与雷达打交道。有人说,她就像一部“活雷达”,每天都在不停扫描着部队打赢需求。比如,她到一线部队去有个习惯,坚持到连队饭堂就餐,直接面向官兵了解基层部队的保障需求。如今,她已年过半百,但每年都抽出近半年时间到作战部队调研试验,每次带课题组到部队巡修、推广项目,都把征求部队保障意见建议作为一项“硬任务”。

刘茹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说,我们的研究成果最终都要服务于部队打赢需求,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些年,她领衔的科研项目必须严格过“三关”:立项关,坚持从实战出发;研发关,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应用关,成果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直接转化为战斗力保障力。

那次,刘茹带领“装备保障感知系统”课题组赴皖东某训练基地,指导实兵对抗演习部队进行系统运用。

演习打响前一天,有的官兵反映:系统层级设置太多,容易造成指挥指令传输时限延长,不能满足作战指挥扁平化的需要,快捷、高效的特点体现不充分。

时间如此紧迫,怎么办?刘茹果断决定:改!她连夜组织课题组对所有终端的通信地址进行重新设置。

深秋的山林,寒意逼人,浓雾弥漫。刘茹和课题组在野外调试、安装了整整一宿。天亮了,系统全部调试完毕,每个人发梢上都挂满了露珠。

演习战斗打响,部队开到哪里,刘茹就带领课题组跟进到哪里。仅这次演习,他们就先后采纳演习部队官兵对系统完善改进的意见建议60多条。

快反系统是炮兵部队的“中枢神经”。那年,刘茹担任军区“炮兵射击指挥系统营连子系统”的主修工程师。她打起背包住进连队,到训练场和战士们一起操炮。从装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解结合入手,逐个攻克了数字电路、数字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软件等技术难点。经过短短两个月,她就研制出了“炮兵射击指挥系统营连子系统”的专用维修设备,困扰基层的装备保障难题迎刃而解。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