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潭门老船长世代三沙打鱼: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

九尾网 2012-07-19 15:53:28

[南海,船长,路簿]:

一位87岁的老人,没有依靠先进的航海仪器,只凭借一个航海罗盘和一本手抄“更路簿”,在南海闯荡了50余年,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迷航。

他就是苏承芬,琼海市潭门镇的一位老船长,当地渔民中公认的有着高超航海术的奇人,同时,苏老也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的代表性传承人。

●南方日报、海南日报联合报道组 特派记者 闫昆仑 赵洪杰 高虹 许春媚 前方报道

后方联动 实习生 郭琛 

昨天下午,南方日报、海南日报联合报道组的记者一行在潭门镇草塘村见到了苏承芬。正在家门口焊窗户的苏老看到记者,赶忙回到家中,脱去汗渍斑斑的汗衫,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尽管已经年逾古稀,苏承芬的脸上依然挂着开朗的笑容。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回忆起往事,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天。

更路簿潭门渔民迹遍南海

老船长世代相传的“更路簿”上,赫然记录着包括黄岩岛在内西南中沙各岛礁的名字

记者跟随苏承芬来到家中,这是一个有着海南特色的传统庭院,前庭后院非常整洁。进到厅堂,里面的摆设虽然不多,但被苏承芬的老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海南省政府颁发给苏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证书挂在墙上显赫的位置。

记者表明来意,希望见识一下苏老珍藏的更路簿。苏承芬二话不说,马上从屋里捧出“传家宝”,小心翼翼的打开几层牛皮纸,两本更路簿和一本海流记录展现在记者眼前。发黄的纸张,已经脱线的本子,都彰显出这些手抄本已经上了年代。

随后,苏老又从屋里取出一个用袋子包好的圆形木盒,类似指南针一样,上面刻满了天干地支。苏老告诉记者,这是过去航海用的罗更。“我父亲打渔的时候就是用的它,后来我出海,他就把这个罗更送给了我。”据苏老回忆,这个罗更的年龄应该有将近一百年。

同行的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告诉记者:更路簿,是“南海航道更路经”的俗称,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它是过去每位船长行船必备的利器。

据了解,目前“更路簿”已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海更路经》有两类,一类是以手抄本形式传下来的,俗称《南海更路簿》;一类是口头传承下来,俗称‘更路传’。主要分布于文昌市、琼海市沿海一带。”周教授说,他目前已经收集到14个不同版本的“更路簿”,并且进行了精注精译,准备在近期结集出版。

“自大潭郭东海,用乾葵驶到十贰更时,驶半转回乾葵巳亥,约有十五更。”这是苏承芬老船长保存的更路簿中“立东海更路”篇的内容。“东海就是现在的西沙群岛,是过去我们潭门渔民的叫法。‘更’是渔船的航行单位,一‘更’约等于10海里;‘路’是渔船的航行线路。罗更用来判断方向,有了这两件东西,西南中沙都可以去。”苏承芬拿出标刻着天干地支的罗更在桌面上转动,“罗更里的指针要与子午两字成一条直线,才是正确的开始方位。”

记者注意到,“更路簿”不仅记录了渔民的航程和航向,还记录了西南中沙各个岛礁的名字。“比如猫注,就是现在的西沙永兴岛。”通过苏承芬的解说,记者见识到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地名,如渔民把环礁叫做“筐”,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而黄岩岛,则被称为“黄石峙”。

苏承芬回忆,自己当年13岁就开始出海,20多岁当上船长后,就一直在南海闯荡,直到69岁退休。“白色的这本是帆船的更路簿,是我的父亲传给我的;蓝色那本是从我改开机动船后,自己修正方向写出来的。”苏承芬手上的两本更路簿,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潭门渔民世代从海南岛前往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及东南亚一带海域的行船半径,其中也凝聚了数代人的经验和心血。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