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韩珺礼:成功研制中国陆军首个远程精确打击武器

中国科学报 2012-11-13 14:42:43

[珺礼,武器,陆军]: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坚强有力的装备保障。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战争,作战模式在不断变化,科技含量在不断提升,“装备先行”已成为我军统帅部和决策层的共识。

装备保障是生命线,是防护墙,是百万雄狮的坚强后盾。在我军压制武器系统论证和作战使用研究领域中,镌刻着一个闪光的名字。

他曾经受雷场硝烟,还为了钟爱的事业积劳成疾,两度从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看淡名利,只图奉献。他学识渊博,业务精湛,牢牢把握着远程火箭的技术脉络。

他高瞩远眺,目光深远,早已洞察新型武器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风口浪尖上,他有着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又兼蓄淡定自若的儒雅气质。

指挥台上,他果断决断,从容司令,三十八千米外敌车灰飞烟灭。放眼天下,谁敢犯我华夏,有来无还别无它。

他致力于陆军远程压制武器研制,由他主导论证研究的某新型武器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装备,填补了我陆军远程打击火力空白,成倍提高了火力覆盖、高效毁伤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使我陆军装备发展跃上新台阶。

他一次次穿梭在生与死的阴影中,不仅没有被病魔和险情击倒,反而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8年获中国科协“求是”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他叫韩珺礼,现为总装备部某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技术六级、文职三级,是我军压制武器系统论证和作战使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追求理想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那些不经风雨、平平静静生活的人,就像温水沏的淡茶悬浮着,弥漫不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饱受沧桑、挫折和坎坷袭击的人,就像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他们在风雨岁月中沉沉浮浮,溢出了人生的幽香。“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韩珺礼的人生就是这样醇香四溢,明朗纯净。

1983年,在河南沈丘高中读书的韩珺礼以优异成绩被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18岁的韩珺礼兴奋得热泪盈眶——从小就对军营有着一种痴迷和向往的他,终于穿上了那身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绿军装!

四年军校生活转眼而过,韩珺礼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边防部队某弹药修试站,不久又奉命前往边境执行军事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韩珺礼的主要工作是检测维修弹药以及处理危险爆炸物,此外,他们还常常担负为部队开辟雷区通路的任务。

当时部队要通过一处复杂地段,由于地雷过多,探雷器无论触到哪里都会报警,近乎失效,而逐步排雷的方法大概需要花好几天时间,火箭导爆索危险性又大,时间紧迫,面对压力,韩珺礼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省时又便宜的好办法:他带领工兵砍来当地的竹子,用刀子劈开,再把非常便宜的贴地炸药绑在上面。一次爆破就能开出一条六七米长的通路,不但迅速打开了禁区通路,还为部队节省了不少开支。

有一次,韩珺礼正和战友们全神贯注地排雷,突然一声巨响掀起了满天尘土。硝烟散去时他一抬头就看到了牺牲战友血肉模糊的肢体。那一刻,年轻的韩珺礼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然而,身后的部队还在十万火急地等待通过。顾不上思考生死问题,韩珺礼和战友们继续埋头排雷。多年以后,当韩珺礼再次回忆起那次目睹战友与死神“接吻”的瞬间,他眼中仍然带着当时的恐惧。是啊,青春年华,谁能有对死亡的认识呢?那时的恐惧心理和侥幸的存活,让他对死亡重新定义,对人生的价值开始了重新规划。献身国防的信念在他心中前所未有地牢固起来。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