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郑哲敏:推动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爆炸加工国家(6)

科技日报 2013-01-20 11:53:49

要出汗,郑哲敏首先身体力行。上个世纪70年代,年过半百的郑哲敏和30多岁年轻科研人员到实验现场,和大家一起住宿舍,睡上下铺。他知道自己爱打呼噜,就让别人先睡,自己读书,等大家熟睡后自己再睡,第二天一大早和别人同时起床干活。

“作为一名科技团队的组织者和领路人,郑先生总是看得深一些和远一些,倡导并身体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洪友士说。

郑哲敏的“严”还体现在对科学的“纯”。力学所研究员李世海自嘲自己经常挨老师的批评。80年代,李世海博士担任青年力学学会负责人,安排大家去旅游区开学术交流会。博士毕业后又到深圳做技术服务,在外面赚“课题经费”。“老师经常批评我瞎折腾,他教育我要潜心研究,做科研要少一点社会活动和商业气息。”

力学所副所长黄晨光自称是郑先生学生的学生,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郑先生虽年近九旬,还在坚持做自己喜爱的科学,并活跃在科研一线。他经常主持重大科学问题研讨,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规划的评议,并亲自做PPT。他最近关注能源战略问题,带着一个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博士生。

郑哲敏的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上午8点半到办公室上班,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下午天好就出来散步一两个小时。有时,还会去超市买菜。平时喜欢听音乐,翻翻哲学书,研究一下科学史或看看野生动物的纪录片。闲暇时刻,郑哲敏也经常回忆自己一生怎么走过来的,并把这些往事记录下来,“想给生长在国外的孙子孙女看看,教育教育他们,也培养一下他们的中文水平。”

“今早起晚了,7点才起床。洗了衣服,就来上班了。”他笑呵呵地说。如今,很多人向郑哲敏讨教健康秘诀。他认为这得益于他年轻时经常锻炼,养生之道就是“不大吃大喝,多走路,睡觉基本正常,看病勤快”。

而在与他相处了40多年的学生陈维波看来,关键在于郑老心理健康。“即便在五七干校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很乐观,很快学会了砌墙角,还自个儿改造炉灶,提高炒菜锅的热能利用率。”陈维波说,郑老师和学生一起去怀柔做实验,要坐半天敞篷卡车,年轻学生也难受,可他就是不叫苦。

郑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淡定。几年前,先生身体不好,送到医院,被误诊为情况不妙,剩下时日不多。当时所领导和同事都很悲痛,前去看望,没想到,郑哲敏特别平静,挂着吊瓶在病房与大家照常开会研讨学术大事,为学生改论文。最后复检,发现身体并无大恙,让他人虚惊一场。

但别人遇到苦难,郑哲敏就不“淡定”了。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当时身在美国郑哲敏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代他捐出1万元党费。

虽然是三院院士,郑哲敏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做人要实在。“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记者见到郑哲敏时,他正在与学生、同事研讨学术问题。一谈到爆炸力学、能源战略,他就特别来神。看来,坐了几十年“板凳”的郑哲敏仍痴心不改。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