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刚刚过去的这5年 这些中国武器曾经刷爆你的朋友圈

环球网 2017-10-12 09:42:38

  强军兴军这五年·记者手记

  从两次大阅兵触摸我军装备发展脉动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刚刚过去的这5年,开启“加速跑”模式的中国军队,吸引了世界无数目光。

  胜利日大阅兵,天安门虎贲云集,挟长剑以卫疆土;建军90周年大阅兵,草原腹地沙场点兵,揽风云而瞰九天。

  从天安门广场到朱日和训练场,通过阅兵场这个窗口,国内外媒体竞相解读近年来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新技术新进展,一度刷爆“朋友圈”。

  阅兵场上展示的装备,是全军装备体系建设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军队推进科技兴军实践呈上的一份成绩单。从这张成绩单中,我们触摸到的是中国军队的强劲脉动。

  体系化: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平沙莽莽,烽烟滚滚。10架直-10武装直升机冲在最前,8架直-19武装直升机贴身掩护18架直-8B运输直升机,紧随其后……

  震撼!沙场大阅兵,陆上作战群空中突击梯队雷霆出击的画面,成为许多观众心中印象深刻的一幕。

  在陆军装备部航空装备局副局长徐国林看来,这一幕,意味着新装备正在成为我军新质战斗力的增长点。

  新装备亮相固然“吸睛”,但装备体系结构的优化更是亮点。军事学博士刘钢进行了这样一次盘点:相比较之前阅兵,武器装备以方队为单位各自为阵,胜利日大阅兵,既有主战装备,也有信息装备、保障装备,编组为6个作战模块和10个空中梯队;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受阅装备按实战要求编成9个作战群,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特征更加明显。

  从“模块”到“组群”,从个体到平台,从平台到体系,我军装备体系建设正大踏步跨越发展。

  看着熟悉的某型舰空导弹、舰舰导弹等海战“撒手锏”武器走上阅兵场,海军上尉王志鹏说,这些只是“看得见”的部分,其实受阅的舰载武器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体系在支撑。

  放眼阅兵场之外,国家利益所至,海军航迹必达。装备的发展速度,决定着中国海军“走向远洋、走向深蓝”的实现程度。

  通过电视直播,网友“汉唐归来”从阅兵场上看到了中国军队“可以比肩一些强国军队的装备体系”,表示“对国家的国防力量越来越有信心”。

  信息化:装备技术加快跨代升级

  新型远程火箭炮、99式主战坦克,这些在当年都曾引发外媒关注的新装备,堪称资深“网红”。而这些兵器却都无缘胜利日大阅兵和朱日和沙场大阅兵。

狂踩
(0)
0%
点赞
(3)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