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揭秘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 杨利伟究竟闯过多少关(6)

军报记者 2018-01-22 11:50:02

  2003年“非典”肆虐,正是备战首飞任务的关键时期,我们完全封闭,与家人隔离,家里的一切大事小情都交给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他们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照顾好我的家庭,让我全身心投入训练。

  那年正是世界航天界的多事之秋。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遇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1”飞船返回时落点偏差达400多公里,险些酿成恶果;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星箭无存,21人丧生……

  这些事故考验着我们承受风险、认识风险的能力,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危险时时存在,不能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疏忽,所有的操作训练应该更加细致。那段时间,航天员中心为此召开的任务形势分析会,变成了全体航天员的请战会。

  我们不是不珍惜生命,更不是无视风险,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与技术充满自信。“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荣誉至高无上,责任重于泰山”,这正是我们军人的核心精神所在,甘于奉献和对理想信念的坚持,让我们勇敢面对一切艰险。

  2003年5月中旬,我们开始进行任务前的关键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和身体素质全面考评。

  7月3日,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结果揭晓:我们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这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按照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验,航天员在训练中的淘汰率一般为50%。

  接下来,专家们在14名通过考核的航天员中,选出5名表现更为突出的进入下一阶段,又经过为期2个月的强化训练,选出3人进入首飞梯队,最后通过具体针对首飞任务的训练模拟,确定执行任务的1名航天员。

  这种考核排位,是十分残酷的,在很多课目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分差也只有一两分甚至零点几分。

  9月中旬,全体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进行最后的训练和选拔。我和翟志刚、聂海胜3人首飞梯队进行了“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演练。

  那年国庆节,航天员中心给我们首飞梯队3人放了3天假。这3天,我哪儿也没有去,就和父母、妻子和儿子待在家里,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在此之前,我已经有半年时间没回家了。执行任务前,能和家人团聚,感觉非常温暖,那是一名即将出征的军人,对亲人和家庭的依恋和珍惜。

  10月12日,我和志刚、海胜就要告别亲人、战友,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之前的一天晚上,我特意回了趟家。平时,家里的电子闹钟都是我调,我就拿起闹钟对玉梅说,“我走了,你也不会调表,我教教你吧。”

狂踩
(2)
40%
点赞
(3)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