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我军南海舰队演练救援失事潜艇 艇员从鱼雷管爬出(3)

环球网 2018-01-31 13:26:34

  深潜救生艇或救生钟作为一种水下救生装备,具有潜水器的一般特性:能在水下自主航行、下潜上浮,主要用于数百米深失事潜艇的援救,是通过与失事潜艇救生平台对接,形成硬密封并与潜艇艇内均压,在深潜救生艇和潜艇之间建立救生转运通道,将失事艇员转移到深潜救生艇或救生钟,再转运到救生母船。

  演练现场,数十名艇员在潜水员护送下,缓慢地浮出水面,脱离了“困境”。

  拖带“受损潜艇”,同时对出水艇员进行“救治”

  在艇员安全转移出潜艇后,4名潜水员在专用设备协助下,在潜艇专用接口处接上供气软管,并打开水柜截止阀,然后由救生船空气系统提供气源。随后,充气完成的潜艇开始慢慢上浮。某型拖船快速占领拖带位置,调整航向航速,对上浮潜艇实施拖带。

  “潜艇拖带也是一门技术难度十分大的工作,要在风向、海浪等诸多因素中找到拖带平衡点。”王文聪支队长介绍说,海上拖带,平时也是支队重点训练的一项内容。演练现场,某型拖船船长曹鹏小心翼翼,根据风向和海浪,适时调整拖船航向航速,拖带着“失事潜艇”向预定海域行驶。

  在与拖带“受损潜艇”同时进行的是,对出水潜艇艇员的“救治”:被接应出艇的艇员第一时间被送至加压舱,实行水面减压。减压病是援潜救生中的又一大难题,如何杜绝被营救人员减压病的发生,是援潜救生中的重点和难点。减压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严重时直接导致死亡。

  “对每一名艇员的检查我们都很仔细,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军医顾德谦告诉笔者,在高压舱中加压治疗过程中,必要时还需要辅以其他治疗措施,如补液或注射血浆以治疗休克等,患者出舱后,还应观察6~24个小时,如有症状复发,应立即再次加压治疗。针对个别艇员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该支队联合军地多个部门,建立了军地联合救援机制,确保伤员能在第一时间送至相关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加压舱内,“从潜艇脱险的艇员”经过逐步减压。在对每名艇员生命体征详细体检后,对“3名生命体征异常的艇员”启用应急预案,“送至后方医院进行及时治疗”。

狂踩
(0)
0%
点赞
(2)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