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将打造“七龙探海”体系 开发南海指日可待(2)

环球时报 2018-06-13 08:20:32

  下一步目标:“七龙”探南海

  据了解,“蛟龙”号将在2020年6月开始为期一年的环球航次,而南海这一对中国深海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将成为此次任务的必经之地。丁忠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蛟龙”号可以在南海的科研考察、资源勘查和环境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丁忠军透露,“蛟龙”号能下沉到7000米海底,是目前国际上下潜深度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南海最大深度在四五千米,是“蛟龙”号最适合作业的海域之一。丁忠军表示,南海科学问题比较集中,资源比较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全球重要的航线,“蛟龙”号刚好可以发挥它先进的技术优势,助力南海深部的科学研究。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航道资源看,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日本韩国和我国包括台湾省,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南海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3。中国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

  丁忠军强调,载人潜水器投入到我国深海研究,尤其是南海深海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精细作业能力和近底勘察能力非常强,其他装备无法比拟。同时“蛟龙”号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搭载科学家直接到海底,发挥下潜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详细勘察和精细取样,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一手数据。

  “蛟龙”号2013年先后两次下潜南海冷泉区进行科考作业,顺利取得冷泉区大量生物和地质样本。2017年4月,“蛟龙”号4天3探南海,取得的样品和数据对于开展新生代南海海山链成因、南海构造演化以及南海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丁忠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蛟龙”号新母船的研制,在2020年的环球航次中,有望实现“蛟龙”“海龙”和“潜龙”三大装备协同作业的场景。丁忠军透露,到2020年末,更有望见到七龙探海装备体系基本成型,“七龙”探南海,指日可待。

  “中国研制探海重器不为抢资源”

  在丁忠军看来,以全海深的1.1万米载人潜水器下水试航运行为标志,在2021年,中国在重大深海装备的研制上,有望实现领跑,为中国更好地维护全球海洋权益、海洋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助力,推动共建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

  “届时,世界的海域有多深,中国的深潜装备就能去多深,”丁忠军说。

  “中国的深海装备目标是走向国际海域,获得一手数据和样品,为国际海域的科学问题提供新认识,这样中国在参与国际海洋事务中才更有话语权,才能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深度参与全球深海治理。”丁忠军补充道。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需要利用国之重器,参与维护全球海洋安全,这不为抢占资源,而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做贡献。

狂踩
(3)
18.7%
点赞
(13)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