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国际:中国拖拉机在非洲为何还卖不过印度货 有三个短板

观察者网 2019-01-08 11:36:51

  “原以为中国的80马力拖拉机在非洲应该很有竞争力,但是去赞比亚投标时才发现,印度马横达的产品质量比我们好,价格还更有优势。”说起这次失败的投标经历,上海德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不禁替国内农机装备企业感到着急,“‘一带一路’国家现在急需要中小型农机装备提升农机化水平,欧美大公司不生产,沿线国家没能力制造,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去开拓,市场就会拱手让人。”

 

  科技日报图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在近日江苏镇江举办的“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上,来自国际组织和智库、中国农业装备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国际合作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装备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和技术发展,加快农业装备行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说。

  国内农机产业大而不强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有8.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配备不到两百台,农用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械数量基本上是零。

  2005年起,全国农机工业进入“黄金十年”,总产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总产值达4516.39亿元,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7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就规模而言,早在2012年我国农机产业就已问鼎全球第一,但是从产品竞争力来看,我国农机装备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品牌集中度、知名度等环节仍显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业机械化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薄弱,技术集成度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和瓶颈。

  “以联合收割机为例,国内的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为50小时左右,而欧美主流产品达到100小时以上。” 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学部执行主任毛罕平说,农业生产的窗口期都很短,比如水稻、小麦的最佳收割期只有十来天,一旦农机装备出现故障,维修周期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两天,对于农户和农机手都是很大的损失。

  资料显示,全球五大农机巨头中,有三家企业2015年收入总额与我国当时2319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收入总额相当。

狂踩
(11)
37.9%
点赞
(18)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