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称,美国希望在没有全面和长期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乌克兰停火,我们已向他们详细解释,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三年前的今天,即2022年2月24目清晨时分,俄罗斯正式宣布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分四个方向,分别是东部的乌东地区;南部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北部为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东北部为哈尔科夫方向。
3月底,俄军从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全面撤军。在2022年乌军发动了哈尔科夫和赫尔松方向的两次重大反击后,俄军的作战重点放在了南部和东部地区,战事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场冲突可以说是自二战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乌克兰自冲突发生以来的全国总动员状态一直在持续,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强抓壮丁的局面,俄罗斯也进行了一次局部动员。
俄乌冲突,现在网上很多人把原因归于北约的五次东扩,使得北约严重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安全。在地图上来看,在荷兰、瑞典加入北约后,如果乌克兰再加入北约,可以说俄罗斯已经处半个北约的包围当中。
俄乌冲突跟北约的五次东扩是有原因的。但是网上的一些文章没有说,俄罗斯的这次军事行动也有其历史原因和国家利益的原因 。
克里米纳作为苏联时期重要的战略要地,以及乌东地区,乌克兰对俄罗斯族长期的压迫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毕竟克里米亚在苏联时期是俄罗斯的,在1954年被作为乌克兰共产党人的赫鲁晓夫划给了乌克兰,尽管他本人是俄罗斯人,出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
乌东作为主要的俄罗斯族集中居住地,在乌克兰长期以来实施去俄化的背景下,这会让俄罗斯非常不爽,而且这一地区,很多希望亲近俄罗斯的,并且顿巴斯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再有一个就是克里米亚的安全,也迫切需要打通一条陆路通道。
所以这些因素也是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原因的一部分,可以说,应该是主要部分。这些因素我们不作细谈,因为我们不是政治专家,只是一个军事爱好者,在政治层面咱们也谈不好,容易给大家带了风险。咱们主要谈军事的部分,谈这次俄乌冲突在军事认为的不足,以及我们的一些观点,当然了,这纯粹也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先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武器部分,说一下这次俄罗斯使用的一些主要武器:
飞机方面,最多的就是前线支援机苏25攻击机,还有苏30战斗机,苏34战斗轰炸机,苏57据说也出动过。直升机主要是米8,24,35,还有短吻鳄卡-52,主力应该是米8和卡52,无人机方面,俄罗斯主要动用了海鹰10侦察机、柳叶刀巡飞弹药和天竺葵 1/2无人机。
这次冲突,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来,俄罗斯在飞机方面的巨大短板,当然还有导弹,这个在后面说。尤其是在无人机方面。俄乌双方在这次冲突中并没有发生多少空中的战机对峙的局面。所以说这次的冲突,重要在于无人机的表现上。
从2022年2月底到3月中旬,俄军在北部的进攻中,而很遗憾的是双方对于无人机的使用近乎接近于无知。我记得当时还跟一些人在吵关于无人机到底有用无用的问题。
从当时俄军进攻和撤离时的情况来说,俄罗斯对整个战场的感知能力是十分弱的。当然也包括乌克兰方面。从现在双方在战斗线,后勤线以及双方纵深不断加大使用无人机的情况来看,无人机的使用无疑大大改变了战场的作战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仅是作战工具的运用,还包括战术的使用以及兵力部署、进攻形式。
尤其是作战形式,已经不再是冲突初期那种大兵力浩浩荡荡的推进,兵力过度集中使用的作战形态。整个俄乌前线已经转变为一种“特种作战”形式。战术上也不再是那种大迂回、大穿插,而是改变为小范围的穿插,迂回已经变得比较困难。当然这个转变主要在于双方能力的不足,尤其是精准打击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野战伴随性防空能力的严重不足所造成的。
启示:这些经验我们不一定全盘接受,因为这跟我们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我们目前的精准打击能力,中远程打击能力,以及近程支援能力应该远远胜于俄乌冲突的任何一方。
第二,就是我们的无人机水平远胜于俄乌冲突的任何一方,尤其是中大型的多功能无人机,特别是察打一体无人机,他们双方跟我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第三,就是军事信息化建设上,俄乌双方完全跟我们不在一个梯队,他们无法或者说很难实现战场数据共享,数字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发,尤其是重要数据的装备射击诸元装订,也就是说,俄乌双方这次冲突,双方均缺乏数据链的支撑,没有形成体系化支撑作战和战场网格化划分,以及作战任务细分与协同。
尤其是在指挥体系上,相对于乌克兰而言,乌克兰的指挥体系要优于俄罗斯; 俄罗斯的指挥上,许多人一直认为他们存在严重的不足,这种不足一是指挥能力的不足,二是指挥人员的不足。当然了协同上更不要说,每一个作战方向给人的感觉就是各自为战,相互缺乏侧应和配合。只所以把这些东西归到信息化建设上来,是因为双方的军事信息化指挥系统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这在空中打击方向,尽管大家一直以来对俄罗斯的空天军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是一次俄乌冲突,俄罗斯空天军的表现基本上让一些军事装备爱好者们大跌眼镜。俄罗斯的军事装备怎么这么差?难道演习中的那些都是假的?
所以这次空中打击力量的不足,已经严重暴露了俄罗斯军队的短板。实时侦察、打击,这应该是高科技技术下最基本、最重要的作战手段。这是对以上唠叨了半天的一个总结。
地面装备方向,俄罗斯出动的装备实际上能拿得出手的就是T80,T90坦克。但是我们看到,在野战伴随性防空方向的不足,这些坦克都成了鸟笼子,他们的作用大大被限制。
火炮以及防空部分,火炮方面,俄罗斯可以说基本上落后于乌克兰方面,乌克兰方面大量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火炮系统,像法国的凯撒,德国的PHZ等,无论是反应时间、射程、精度、机动性都普遍优于俄罗斯方面。无论是俄罗斯的2S3,还是2S19均无法表现出来有何优势。
尤其是在火箭炮方面,由于乌克兰引入了美国的海马斯系统, 一度也是让俄军被动,像赫尔松附近的安东诺夫大桥,当时就让赫尔松右岸的俄军非常 的被动。但是因为弹药缺弹,乌克兰在这一方面也被限制住了。这是另外的话题。
随着冲突的不断进行,我们也看到双方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无人机来快速获得对方目标的坐标,并快速对火炮进行射击诸无的装填,反击时间大大缩短。
这说明了什么?数据链的重要性!这或许是我们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学到的重要的一课。关于俄乌问题的前景,对乌克兰来讲现在停战讲和到了关键点,越拖对乌克兰越不利。在俄罗斯军队在各个战线上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只能说乌克兰的谈判筹码越在变得越来越少。
而对俄罗斯来说,现在停战是不利的。因为现在俄罗斯已经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和政治层面的主动权。越打筹码越多,相应得到的利益就会越多。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无可厚非。
国际上本来就是弱肉强食,国际丛林法则。那些天天嘴巴上讲着公平、正义的人无非就是个人情感问题,但是这种情感是国家间是行不通的。国际潜规则也不会因你的个人情感而改变。这也是历史演变的前程。
等我们过很多年再来看这场冲突,其实就跟我们看海湾战争,历史上的历次战争的情况是一样的:一切你所谓的公平、正义都已经变得模糊,胜者为王。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