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中国连续两日调整优化金融政策,释放积极信号。英国《金融时报》9月1日报道称,中国加大了支持人民币和提振房地产市场的力度,有助于恢复人们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
“有效保护人民币”
1日,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3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下调至4%。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道琼斯通讯社报道称,这是中国去年以来第三次、今年年内首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此举意味着市场上美元流动性增加,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反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9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23个基点,报7.1788。香港《南华早报》称,上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3,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有效保护人民币,此举预计将向市场释放160亿美元资金。
1日,国有六大银行均已在官网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参考利率表,将中、长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最高降幅达25个基点。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已经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存款品种和幅度基本与大行一致。路透社称,这些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
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利于商业银行上市公司提升业绩、也就是息差收入,商业银行板块活跃上涨。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还降低了外币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了市场上美元的供给,人民币汇率企稳走强。2023年A股主逻辑是全球资本流动,随人民币汇率波动而波动,人民币兑美元是A股最明显的先行指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利好股市整体估值修复,是印花税下调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的有效配合,进一步夯实股市政策底。市场上做多的情绪增加,未来美联储是否加息是变数,博弈本轮市场底的时间窗口。
“有助于恢复购房者预期”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压力引发外界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而最近公布的金融政策正在改变这一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31日发布通知表示,引导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贷双方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两部门当日宣布,统一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二套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此外,继广州、深圳等多地后,北京和上海两座中国一线城市在9月1日官宣执行“认房不认贷”措施。
“这样的宽松政策可能有助于恢复购房者对房价的预期,尤其是一线城市。”《金融时报》援引瑞银中国内地和香港房地产研究主管约翰·林的分析称。报道还说,野村证券认为,这些措施可能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短暂的喘息”,但包括出口下降、地缘政治和信心疲软等其他因素还将继续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路透社认为,中国正加大力度提振经济,一系列措施令投资者振奋。当前中国少数房地产商陷入困境,分析师认为松绑的借贷规定能防止该行业继续下滑。还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进一步采取放宽购房限制等行动。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经济学家王蕊表示,过去几周全国范围内的几项房地产宽松措施都超出了市场预期。“这是自2021年以来,中国首次宣布一系列全国性的房地产宽松措施。它们将有助恢复市场信心,防止该行业进一步下滑。”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李强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与格奥尔基耶娃会面,就中国和全球经济形势、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格奥尔基耶娃随后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表示,期待进一步深化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接触,“以应对我们面临的许多全球挑战”。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日前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表示,疫后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近期,中方出台了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等一系列举措。“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包括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措施的成效正逐步显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数据,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回升,8月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