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共和国名将糸列电影共有多少部和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三个军事后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共和国名将糸列电影共有多少部和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三个军事后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共和国名将糸列电影共有多少部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共和国名将系列”电影截止2019年8月有12部。

1、《曾克林出关》

《曾克林出关》是由安澜执导,连奕名、刘长纯、刘旭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电影。影片讲述了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率军挺进东北的故事。2004年4月23日上映。

2、《许世友出拳》

由珠海世纪星影业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一部电影。讲述了在内战时期,许世友奉命率领4万子弟兵固守胶东半岛的故事。

3、《血浴羊山》

电影源自真实的羊山战役。装备精良的敌整编六十六师在蒋介石得意门生宋瑞珂指挥下,依托羊山之险负隅顽抗,致使我军首攻失利,造成重大伤亡。我军二纵、三纵在陈再道司令员的指挥下,及时总结教训,调整部署,与狡猾的宋瑞珂展开一场斗智斗勇的浴血奋战。

4、《王树声征战豫西》

《王树声征战豫西》是由安澜执导,马诗弘、张志坚、章艳敏等人主演的一部主旋律电影。影片讲述了王树声率部队开赴豫西,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故事。

5、《四平保卫战中的白衣将军孙仪之》

讲述了1946年春天,中国共产党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吉林四平与军队展开鏖战。一批批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死在了后方。

面对因救治不及时造成的巨大部队减员,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长的孙仪之得到司令员黄克诚的允许,在纵队前线指挥部所在地、一座废弃的教堂里建起了战地中心医院。

6、《杨得志围城打援》

《杨得志围城打援》是由董亚春执导,李洪涛、高志强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影片讲述了1947年10月,时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的杨得志引诱石家庄守敌来援并一举全歼来援军队的故事。

7、《彭雪枫纵横江淮》

《彭雪枫纵横江淮》是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战争剧情片。由安澜执导,刘之冰、刘天佐、赵小明等人主演。

8、《夜袭》

《夜袭》是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影片由安澜执导,王挺、刘天佐、贺丹丹主演,原名《战地潜龙》。

9、《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杨成武强攻东团堡》,是张玉中执导的一部电影,已于2008-06-26上映。该片改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事件,导演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段、谱写了一曲在抗日时期的壮丽悲歌。

10、《李志民军管包头》

讲述了1948年冬,中央制定“一年之内经营好全绥远”的战略方针。受毛泽东亲点,时任中国人民华北军区第三兵团第二纵队政委的李志民率部出征,迅速占领包头。

凌晨进城的消息在包头广播电台播出,中央随即决定成立新的包头市人民政府,立即实行军事管制,李志民担任军管委主任,蒙族人高峻同志赴命代理。

11、《吕正操1942》

1942年,冀中的抗战形势艰苦卓绝、生死攸关。为粉碎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上将发动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冀中区党委负责同志研究决定,主力部队由内线向外线转移,冀中区党政军机关人员进行大规模精减,精简人员分散隐蔽到可靠的村庄,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荡。

12、《谭老板》

讲述了1940年春,抗战转入相持阶段,党中央派谭震林前往江南地区全面抗战斗争,同时为党中央筹集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来源。时逢日资“华中铁路公司”社长田森接到东京指令,往日本国内调集大量布匹和粮食。

返回目录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三个军,事后才知林彪高明

1948年9月中旬的辽沈战役鏖战52天,国共双方先后有100多万兵力参战,东北野战军关门打狗,以秋风扫落叶般打垮了国军主力,自此解放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倾斜。

在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攻坚战,一位铁血名将坐镇塔山血战6天,被称为“塔山猛虎”,更是被誉为“小库图佐夫”,他就是四野名将、林彪爱将“胡奇才”。

一、

1914年,胡奇才生于中国著名的将军县黄安(今红安)县高桥乡李家田村。

胡奇才世代为农,从小砍柴、插秧、割谷、担稻、推车、耙田、车水,样样都会,农忙时节还去地主家打短工,15岁参加红军前,从未穿过鞋。将军少年的劳作练就了一个强健的体魄。

胡奇才的父亲参加了农会组织,哥哥是赤卫队员,胡奇才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站岗、放哨,跟着大人反“围剿”。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1927年11月13日,在鄂豫皖地区打响了反抗右派的第一枪,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受进步革命思潮的影响,胡奇才意识到只有拿起武器斗争才能改变劳苦大众的苦难命运,15岁的胡奇才由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转变成为一名作战勇猛的红军战士。

参加红军后,先后6次负伤,多次与命运之神擦肩而过,差之毫厘。有一次背在身上的手榴弹,被子弹打掉一半,居然没有爆炸。

挺进豫南的叶家墩战斗,与吉鸿昌的一个旅展开激战。战斗一度进行到白热化,双方叽里喀喳拼刺刀,胡奇才左手掌被流弹穿透,照样瞪圆眼睛拼杀。

红四方面军在西征途中的陕南庞光镇战斗中,旗官中弹牺牲。这时营政委胡奇才不顾一切冲上去,把军旗举在头顶一路冲锋向前,一颗子弹从左膝关节中间穿过,腿一软,当即倒地。他咬牙爬起,重新擎起红旗,也不知哪来的神力,一口气跑出几里地。

这次负伤后,团政委张成台跟他谈话,说给他几块大洋,安排他留在当地老百姓家养伤治病,伤好后再去撵部队。胡奇才一听,这次是腿伤,不让跟着部队行军打仗,这不就是脱离红军了吗?

胡奇才说:我不会拖累部队,我不会离开部队。团政委说:这是组织决定,照顾你养伤。

胡奇才说:要让我离队,那就给我补一枪!

红四方面军在西征路上打硬仗、恶仗,胡奇才在战斗中显现的都是虎将本色。

将军说:

由于作战勇敢,又有出色的指挥才能,胡奇才很快成为了一名军政双全的杰出军事人才,抗战开始后,开赴山东战场,任职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副旅长。

当年跟随胡奇才在山东的老人在谈到胡奇才跟日本鬼子死打硬拼的狠劲时,无不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小张庄的战斗,战士们几次冲锋没拿下小张庄据点。胡奇才将党员干部和连、排,干部组织起来一支敢死队,随后起全团的号兵一起吹响了震撼人心的冲锋号。胡奇才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一个冲锋就拿下了日军据点。

从此胡奇才在胶东以“狠”著称,让敌人闻风丧胆。

日本人对胡奇才望而生畏,怕跟胡奇才交火,伪军碰到胡奇才则是只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见了只有望风而逃。

1945年6月胡奇才在山东临朐指挥了一次干净利索的“”围点打援。一举拿下冶源,打死1名鬼子、活捉33名,就连驻守伪清乡大队的中队长铁杆汉奸“马大牙”也被活捉。

当时山东临朐地区有一首民谣广泛流传开来歌颂胡奇才这次经典作战:

山东的老人说:

胡奇才多次在山东战场粉碎日军的“蚕食”政策,跳出敌人的“铁壁合围”,为山东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发挥了不能替代的作用,山东解放区对于后来的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胡奇才不光作战勇敢,以“狠”著称,在大兵团作战中更是举重若轻,谋略超人。

抗战结束后,蓄意挑起内战,国共双方都把目光放在了东北。

罗荣桓最初进入东北战场时,特意钦点了一批思想作风过硬,军事指挥能力强的作战部队和优秀将领一同进关,胡奇才率领的鲁中地区的军事力量成为组建东北野战军的第4纵队,也就是后来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第41军。

胡奇才刚进东北就迎来了东北战场的重要一战。

二、

1946年夏季,东北战场烽烟再起,四平之战失利后被迫撤过松花江以北。杜聿明以新1军和新6军置于左右两翼,第52军为中路部队,十万兵力兵分三路向我防卫相对薄弱的辽东军区发动进攻,三路大军来势汹汹。

众所周知,国军新一军和新六军名列国军五大主力,52军有一种说法就是除了国军五大主力之外的第六大主力,下辖的25师被称为军“千里驹师”。

国军25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半美械化装备,25师在国军中极负盛名,是唯一可以和我军相媲美的国军部队,因其也和我军一样擅于在运动战中大胆机动、迂回穿插而得绰号“千里驹”,抗战时期关麟征曾经担任师长。长征时,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正是在与该师的作战中阵亡的。

当时胡奇才接到军区首长的命令是担当阻援任务,掩护军区机关转移。胡奇才在仔细观察敌情后认为在掩护军区机关安全转移的同时,可以打一个歼灭战。

胡奇才发现国军三路大军中的中路部队52军25师依仗自己装备优良,气焰嚣张,平时并不把我军放在眼里,常常担当国军急先锋,突击在前。胡奇才决定把25师从敌人重兵集群中挖出来吃掉他。

胡奇才的这一决定至今令军事专家啧啧称奇,当时四平战役失利刚刚不久,我军在东北战场处于冰点时期,4纵在此前已经和国军精锐部队多次交手,深知美械装备的厉害,4纵的1万兵力对抗国军10万兵力,在掩护军区机关安全转移的同时,把52师从密集的敌群中挖出来打一个歼灭战,堪称“大手笔、大谋略”,当胡奇才把这一想法提出来时,却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胡奇才盯着地图对政委彭嘉庆说到:

11月15日,胡奇才先是命令4纵主力秘密向新开岭地区集结,另命4纵一部兵力主动撤离赛马集,造成我军战力不支的假象,并留下部分兵力迟滞敌人,25日突然一个回马枪,在纵队炮兵团炮火掩护下,激战一夜,歼灭25师两个营,又将赛马集拿下。25师被打疼了,师长李正谊亲率主力赶来,27日进至赛马集西南15公里的双岭子,又被四纵一阵掩杀,就这样打打退退,这个“千里驹”就一路跟着进了新开岭。

新开岭是一个东西走向的峡谷地带,钻进谷地之后便成为瓮中之鳖。在地图上李正谊也看出了此处是个死地,但他被四纵的打斗激怒了,而且也没把四纵放在眼里。

敌我双方一连激战4天,要说这个“千里驹”师也真不寻常,抵抗力还挺顽强。31日上午几个冲锋,突破4纵11师部分阵地,攻占了老爷岭和“404高地”。山顶有当年日军修筑的堑壕、工事、碉堡,碉堡内可容纳几十人。25师居高临下压制着,25师师长李正谊拿着一挺机枪在前面督战,此时大雪纷飞,四纵进攻困难加大。更要命的是国军三面援兵已逼近新开岭地区,最近的援军“虎师”新22师距新开岭已经不到一天行程,情势危急,搞不好反被敌人包了4纵的饺子。

此时有人认为不能打了,4纵三个师两万来人,敌人一个师八千多人,在兵力上不占绝对优势,已经不适合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利条件。

在此关键时刻,考验着一个指挥员的决断力,胡奇才的“狠”劲上来了,胡奇才说道:

胡奇才刚到东北就潜心研究炮战,很快就对火炮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了炮战专家,此时的4纵炮兵团已经配备了山炮、野炮、榴弹炮,炮兵步兵协同作战已经初显神威。

次日拂晓胡奇才下令发起总攻,胡奇才亲自靠到前沿阵地指挥炮兵作战,4纵的炮弹打得又狠又准,敌人前沿阵地的2000多名敌军未来得及冲锋就被打得灰飞烟灭,25师的指挥所也被一炮打中,4纵的预备队和能上战场的人员全部都投入了战斗。

这最后一锤子砸响了,全歼敌人8000名,俘虏敌军6000名,25师的师长李正谊也被活捉。等敌人的援军到来时,四纵又带着6000名俘虏边打边撤穿过原始森林后安全转换到稽安地区。这段历程后来被拍成电影《逆风千里》。

坚持最后五分钟——新开岭战役开创了在东北一次作战歼敌一个精锐师的先例,使我东北民主联军在进军东北的初期在态势对我不利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胡奇才一战成名。此后山东战场的孟良崮战役全歼74师就是以此战例而打响的。

1946年11月3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军委起草并发给辽东军区嘉奖电:

在一年后辽沈战役中的“塔山之战”,胡奇才迎来了他一生中的巅峰之战。

三、

新开岭大捷结束一年多后,辽沈战役打响,毛主席决定在东北关门打狗,从锦州打起,彻底切断国军在东北退路,围歼在东北的军队。锦州是东北的战略要地,锦州得失关乎东北东北的大局,锦州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关外,一头挑着关内,如果拿下锦州,对于全国的解放战争也是意义重大。

毛泽东说:

在电影大决战中,真实再现了林彪对打锦州的担心,而林彪的担心正是如果要攻打锦州,关键是要阻击国军前往增援锦州的援兵。

随着拿下锦州的外围阵地对锦州形成包围态势后,蒋介石再不懂军事也是看出了锦州地理位置的重要。蒋介石亲自前往葫芦岛国军增援锦州,国军援锦主要从两个方向,最关键的一路来自离锦州只有20公里的锦西部队,国军锦西方向增援锦州的部队必须经过塔山,国军在锦西方向布置了11个师10万兵力,还派出“重庆号”巡洋舰随时支援陆军战斗,人力图一举拿下塔山。

守住塔山,拿下锦州的希望就更大,锦州战役打响以前,毛主席和林总都点出了守住塔山的重要性。塔山不过是一个百户人家的小村庄,正卡在锦榆公路上的塔山村,就像个门口,无险可守,却是守中之重。塔山最高的地势只是一个59米的小土丘。

《大决战》中的林彪那句“我要的不是伤亡数字,我要的是塔山”,令人印象深刻。当时四纵司令员胡奇才因为伤病困扰离开后由吴克华担任司令员。大战在即,响锤需用重鼓,正在养病的胡奇才被林彪钦点以四纵副司令的身份抱病出征,率部赶往塔山阻击锦西增援之敌。

前往塔山后,敌机就已经在头顶盘旋,尽管这样胡奇才还是敏锐地发现塔山的防御重点应该布置在村庄的正面,随即派一个营安插在了塔山堡。胡奇才更是对已经在构筑的工事用60大炮进行了轰击,结果发现已经构筑的工事坚固程度不过关,又指挥士兵对工事进行了重新加固,这一举措在战争打响后果然大大减轻了伤亡。

他与吴克华等人发现塔山地势低洼,在村庄正面防御的国军部队暴露在国军的炮火之下,于是胡奇才结合之前布置的塔山堡,依托打渔山西至白台山脚一线构筑了新的防御阵地,并使用“添油战术”对兵力进行了重新部署,果然进攻开始后,国军的一次次冲锋被我军新的预备队打退。

国军炮火对我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猛烈的轰击,在30分钟内向阵地发射炮弹3000余发炮弹,我军一度丢失了打渔山阵地,塔山和白台山阵地国军也正在进逼,东野司令部时刻关注塔山局势,林彪电令4纵司令员吴克华、胡奇才:

面对军咄咄逼人的态势,4纵迅速组织反击,胡奇才亲临战场指挥,全体士兵英勇顽强阻击,下午4时许,在打退9次进攻后,打渔山阵地被4纵夺回。

在国军的第一阶段的进攻失败后,胡奇才非常明白,真正的战斗才刚刚打响。

面对国军的密集火力,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吸取日前仓促应战的教训,采取新的阻击战术,即在国军炮击阵地时,只留少数人员戒备,其余人员进入工事隐蔽;等炮火过后,国军靠近我军阵地时,我军实施突然猛烈的阵地反冲击。这种依托阵地,攻防兼备的战术有效地阻击了国军的攻击。

蒋介石也是急红了眼,国军经过一天的休整后,蒋严令国军必须拿下塔山,素有“赵子龙”师的独立95师向塔山阵地发起猛攻,企图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以轻、重机枪火力掩护,运用“波浪式”冲击办法,以营为单位,不间断的向塔山防线冲击,并另用一个团兵力实行侧击,当冲到塔山阵地前沿时,受到阻击部队的坚强阻击,95师虽作战勇猛,但未能突破防线。每一次进攻都遭到阻击部队的顽强反击。

国军能用的招数也悉数用上,军改用“督战队”、“敢死队”、“金圆券”等方式,逼迫士兵拼死冲锋,阻击部队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部队伤亡很大,但仍坚守阵地,寸土不让。

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双方阵地展开了白刃战,可国军始终没有突破塔山防线。

在战前胡奇才早就预料到在塔山阵地的正面会有一场恶战,我军在塔山防御阵地构筑的严密军事工事里面除了有铁丝网和地雷等常规工事外,还在塔山周围布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和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

尽管敌人利用陆海空三军也是集中力量疯狂攻击塔山阵地,可是在我军攻取锦州后仍然没有攻取塔山,在战斗最为激烈是时候,国军五个师轮番发起了冲击,可结果就正如林彪之后感慨得那样:

随着15日锦州的顺利解放,在强悍的阻击下,塔山阻击战血战6天,国军未能突破塔山一寸阵地,蒋介石也只能在空中无奈地说道:“真没有料到,3个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就是打不过塔山。”

塔山战役结束后,罗荣桓登上像是被犁了一遍的战场,感慨地说到:

至此辽沈战役在毛主席宏伟蓝图的设计下,在东北第四野战军全体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下,东北战局胜利的天平已倒向我方。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又乘胜出击,参加了平津战役,有人说的失败是因为“塔山战役”的失败而全盘皆输。

塔山阻击战,胡奇才一战扬名,国人皆知,被称为“塔山猛虎”,胡奇才也被军事称作“小库图佐夫”。

四、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胡奇才被授予“中将”军衔。胡奇才战功显赫,本应授予“上将”军衔,对于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因为将军在1948年的一次降级,这次降级并不是因为他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因为将军在一次作战中,头部受伤没有及时治疗而落下后遗症,经常头痛难忍,一度四处求医。胡奇才再次被林彪钦点回归4纵,职务是4纵副司令员,4纵司令员是他的老上级吴克华担任。1955年的授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担任兵团司令的才能被授予上将军衔。

后来的抗美援朝,胡奇才也是因为伤病困扰,也只是到朝鲜战场观摩作战。

对于这次授衔,胡奇才没有任何意见,面对荣辱得失,胡奇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骨和担当!

当年的塔山阻击战,很少干预下属人事安排安排的林彪钦点胡奇才归队指挥塔山阻击战,可以看出胡奇才在毛主席在林总心中的分量,而战后也证明毛主席和林总没有看错人。

胡奇才直到晚年都始终无法忘记在塔山战役和战友们并肩作战的事情,他始终无法忘记战后一个个牺牲的战友被抬下阵地的画面,他先后四次登上塔山缅怀祭奠牺牲的战友。

胡奇才在生前留下遗嘱,死后骨灰要安葬在塔山的土地上与牺牲的烈士英灵重聚。

1997年7月3日,胡奇才将军逝世,享年83岁。按照生前遗愿,与其他三位参加过塔山战役的将军一起共眠塔山。

这位“塔山猛虎”一生充满传奇,是里面骁勇善战,敢打敢拼的代表,一生六次负伤,几次与死神差之毫厘,可自己身体依旧非常强健,直到晚年仍然非常有精神。

将军一生爱好广泛,喜欢打网球、钓鱼。将军一生也非常善于学习,尤其喜欢书法,这位在战火当中成长起来的铁血名将,也是靠着这种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无畏向前的精神能取得了成功。

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收藏。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