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应该是不矛盾的。
从本质上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不管是弱者,还是强者,都没有超越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利。我们准确使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法律上的公平正义,自然也就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我们裁判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所以事实是基础。但事实怎么回事,那就不好说。例如,甲被乙打了,但没有人在场,现场没有监控视频,乙又不承认打人的事实,这个时候仅凭甲自己的供述,我们能认定乙打人的事实吗?
我之前一位同学的父亲就遇到这种情况,检察院最后以证据不足对犯罪嫌疑人不予批捕。事实上,乙确实打人了,但因为证据原因而无法被追责。这个时候可能就存在公平正义与保护弱者的冲突。法律上的公平正义是讲程序,讲证据,依照法律规定来处理。但恰恰相反,如果我们仅仅根据供述就直接认定事实,那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不正义。法律考虑的是普遍性问题,无法针对每个人个体或具体问题作出相应的规定。
感谢邀答。从立法的角度讲,我国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这也是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
从司法的角度讲, 公正 是我国司法工作的基本原则,如刑诉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再如民诉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立法还是司法的角度,我国法律都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维护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权益,二是坚持司法公正(公平正义)的原则。
因此,以法律的本质和司法的目的为视角,法律主要保(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这与保护弱者并不矛盾,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弱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主要是保护公平正义
法就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法律一定要公正的确切保护公平正义!!!
法律主要是保护公平正义!
弱者当然在出现某些纠纷和某些案例中会掺些人情对待但只是一小部分不会侵占法律的公正!
比如有重疾病的人,特别穷的人。岁数大了的人!
但终归法律是公正的,无论谁犯了法都要受到法律的严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