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蓝鸟1111日期:07月10日

五服应是从自己开始的,往上数五代,再往下数五代,就是五服。

服,原意为衣服,在这里指有血亲的家族办丧事时,孝子们穿的孝服或佩戴的孝头巾、鞋面上织罩的孝布,在五服以内的有血亲的家族成员的晚辈必须为故去的长辈戴孝。

往上数五代:自己(一服)、父母(二服)、祖父母(三服)、曾祖父母(四服)、高祖父母(五服)。

往下数五代:自己(一服)、子女(二服)、孙子孙女(三服)、曾(重)孙子孙女(四服)、玄(滴拉)孙子孙女(五服)……

回答者:霜天大雁日期:2019年02月02日

谈到五服就不能不说家谱,家谱是我们国家千百年留下的姓氏家族对于子孙后代繁衍传承的一种记录表诉的方式,五服一词也见于家谱,首先说服,服是衣服,但五服的服指的是丧服,即人死后兄弟子侄的丧服的穿戴样式按辈分和远近分,各不相同,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和亡人是什么关系。现今是对于宗亲之间远近亲疏的概诉,人们常提到五服,比如谁和谁是几服上的兄弟。再说一下五服的划分,首先说,亲兄弟是不能算服的,因为是一母同胞。亲兄弟往下的一辈,是是亲叔伯兄弟,从这一辈开始算服,为一服。再往下一辈是亲堂叔伯兄弟,为二服。往下依次类推。堂叔伯兄弟,为三服,叔伯兄弟,为四服,再往下就是五服。这里要说明一点,五服的下一辈仍然按五服论,为从五服,这是因为宗族里有丧事五服以内是要穿服孝的,而如果是五服上的人故去了那下一辈的人也要为其戴孝的。服孝也到从五服这一辈而止,再往下就没有穿服孝的必要了,因为从上往下也就是从最开始的一个亲兄弟一代算起,到从五服这一代是七代人,七代之后,五服以外,血缘关系就很远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服,

回答者:成年人的心声日期:2019年01月26日

五服源于丧葬事中因亲情关糸远近不同而规定的守孝着服不同,守孝时值不同,而分五服(轻重数量化为五个级别、各有其名)。

怎样划分,要看基准点,基准点变了,服数相应也就变了。

回答此题,我尽举一例,你应好明白,比如,我父去世,则我的亲兄弟姐妹,自然是头服重孝古称"斩衰",堂兄弟则着服次之为二服古称"齐衰。还如,爷爷去世,则父亲的亲兄弟姐妹们自然为头服重孝,而我和堂兄弟们(父亲亲兄弟的孩子们,也就是伯叔兄弟们)则为二服。

所以,服数的确定,取决于谁去世,为谁守孝,去世者确定,守孝者服数也就确定了。上述我的回答,想朋友应是能看懂的。

回答者:味哎儿日期:2019年01月27日

本质上由兄弟齐了就开始了,但兄弟们都结婚生子后才显示出来,即分家自立后才在家谱记下来分支状况的,因此:伯.仲.叔.季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支系才显示出来,所以听自爷或父讲时呈:老大一支.老二一支.咱家一支.老四一支,念叨家系家谱的。

没结婚不分家则同父混居,无谱记述的,有婚无子仅列分家于谱上,不入支系的,此为断续即无后不再续下去。

从而体现为堂兄弟间。

这是树形象,祖或宗或太爷为根,爷为树干,父辈为枝桠,兄弟堂兄弟为枝桠上的各叶子。所以有开枝散叶的说法,指子孙繁延多的意思。

赞议一下,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回答者:一老沈一日期:2020年08月17日·作家 代表作《激励、活力、凝聚力》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五服”,原来不是直接指亲戚关系,而是讲居丧时的五种丧服。

但是,通过不同的五种丧服,能够反映出血统亲疏的等级。

随着时间推移,五种丧服的讲究逐渐淡化了,人们常常就只以“五服”来描述亲戚关系了。

“五服”的说法,最早出于《仪礼》。

一些学者认为,《礼仪》就是孔子当年教学生时候,所讲的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经中的礼。

这些学者认为,现在传世的《仪礼》一书,出于孔子之手,当时名《礼》。记录的,是西周的礼仪制度。

到了汉代,《礼》才被改名为《仪礼》。

《仪礼》中,专门有《丧服第十一》一章,详细讲述了五种丧服的制度。

这五种丧服的制度,亦是西周宗法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仪礼》说,丧服分五个等级,分别是斩衰(cui)、齐(zi)衰、大功、小功、缌(si)麻。

斩衰,是“五服”中的最高一级。 衰,指丧服的上衣,下衣叫裳。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不缝边,因此叫“斩”。

齐衰,是第二等级。 王力先生考证说,此丧服用熟麻布,缝边,所以叫“齐衰”。

大功,是第三等级。 亦用熟麻布制作,比齐衰精细。“功”,指织布的工作。

小功,是第四等级。 比大功精细。

缌麻,是第五等级。 又比小功精细。

这五种丧服,都分别由那些人穿着呢?

斩衰, 子为父、诸侯为天子服丧,穿着斩衰。反过来,父为长子、均为臣,也穿着斩衰。另外,妻妾为夫、未嫁女子为父,除须穿着斩衰外,还要梳“丧髻”,叫“髽(zhua)髻”。服“斩衰丧”,丧期为三年,即必须满两周年以上。

齐衰, 分为四等——父故为母、母为长子,服齐衰三年;父在为母、夫为妻,服齐衰一年,葬礼执杖;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子为父母、媳妇为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服齐衰一年,葬礼不执仗;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三月。

大功, 男子为出嫁的姐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姐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及自己的兄弟,服大功九个月。

小功, 男子为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再从兄弟、堂姐妹、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姐妹、兄弟之妻,服小功五个月。

缌麻, 男子为族曾祖父曾祖母、族祖父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外孙、外甥、女婿、妻子父母、舅父,服缌麻三个月。

以上是《仪礼》记载的西周关于丧礼五种丧服的规定,被后来称为“五服”。

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套制度,已经很难完全执行。

所以,孔子才痛感“礼崩乐坏”。

这套“五服”制度,体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重男轻女明显。 如,妻为夫居丧须三年,夫为妻居丧只需一年;若父仍在,子为母居丧亦仅限于齐衰。

第二,嫡庶区别甚严。 嫡长子长孙,在服丧中居重要地位;庶子庶孙居其次;嫡长子长孙已故,则承重孙或承重曾孙列第一位。

第三,明确划分血缘亲疏界限。 以上“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到族兄弟的儿子一辈,只有同姓的关系,而无亲属关系了。

杜甫《遣兴》诗云:“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这是说,没有资格穿着缌麻丧服的人,也就不算亲戚了。

第四,“五服”不是指亲戚中的五辈,而是明确亲疏远近五个等级,从而彰显宗法制度。

这五个等级,就是对于不同葬礼,穿着五种丧服的亲属人等。这在西周,是严格宗法制度的重要体现。

《仪礼》,讲亲戚关系,给人以很难理清头绪之感觉。

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的《尔雅》,专门有《释亲》一卷,对此作了清晰表述。

大致是——

父之父为祖,父之母为祖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母。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

父之兄为世父或称伯父,父之弟为叔父或称伯叔。世父叔父之妻称世母(伯母)叔母(后称婶)。叔伯之子为堂兄弟或从父晜(昆)弟,亦称从兄弟。父之姐妹为姑。

父之伯叔为“从祖”祖父,或称伯祖父叔祖父。其妻为“从祖”祖母,或称伯祖母、叔祖母。其子称为“从祖”父,即堂伯堂叔。其妻称“从祖"母,或称堂祖母堂叔母。堂伯之子称"从祖"晜(昆)弟,亦称再从兄弟。

祖父之伯叔为祖曾祖父。其妻称族曾祖母。祖曾祖父之子为族祖父。族祖父之子称族父。

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弟妇。兄弟之子为从子,称侄。兄弟之女为从女,后称侄女。兄弟之孙为从孙。

姐妹之子为甥,后称外甥。

母之父为外祖父,古称外王父。母之母为外祖母,古称外王母。母之兄为舅。母之姐妹为从母。

妻亦称妇。妻之父为外舅,即岳父。妻之母为外姑,即岳母。妻之姐妹为姨。

夫亦称婿。夫之父为舅,亦称嫜(zhang)。夫之母为姑。因此有“舅姑”和“姑嫜”之称。

这些,基本属于“五服”之内的亲戚。就是说,按照《仪礼》所讲,大致要穿着五种不同的丧服参加葬礼并服丧。

父之姐妹的子女为中表,是晋代以后才有的称谓,不遑论及。

《仪礼》中,也有一些奇怪现象。

比如,“姨服”高于“舅服”、“叔嫂无服”、“姑”“舅”多意等等。

大概,西周的时候,还遗留了一些更早的风俗和观念。

后来,《仪礼》这一整套丧礼制度很难实行了。“五服”逐渐完全转为了血缘亲属关系。这通过族谱、家谱体现出来。于是也出来了相应的“五服图”。但实际上,并没有超出《仪礼》所讲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