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印度熟悉的操作又来了,比亚迪才卖出1960辆车,就被要求补交6360万的税!
原本比亚迪好心好意要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没想到,印度不领情也就算了,甚至还要对其进行罚款。
这不,印度以“税费缴纳不足”为由,要求比亚迪补缴7.3亿卢比的税费,折合人民币约6360万。
三哥这波操作,还是一如既往的神奇!牛魔王去了都得耕二亩地,耕完地还得把牛粪和牛尿留下!
果然是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比亚迪被罚款
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之一,2007年就开始进入印度市场,2013年开始与印度私营企业基建巨头Megha合作生产电动公交车。
路透社称,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印度投资超过2亿美元。推出了Atto 3电动SUV和E6电动汽车,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Seal电动轿车。
由于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优势,电动车市场可以说刚刚起步,而作为在印度市场深耕多年的比亚迪,自然也想分杯羹。
对此,比亚迪说要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修建第二座工厂,这本是拉动投资的好事情,但印度却以“投资安全”为由,拒绝了这一申请。
不仅拒绝,还反手来了一波骚操作,对比亚迪进行罚款!
根据印度政府数据,比亚迪自2022年开始在印度销售以来,已售出约1960辆汽车。
而印度对完全组装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70%或100%的关税,但对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征收15%或35%的关税,然后在当地组装成电动汽车。
然而,这些较低的税率仅适用于没有安装在车架上的进口零部件,如电池组或电动机。
印方数据显示,比亚迪电动车零部件是从中国转运,然后在比亚迪与印企合资建设的印度工厂完成组装。
按照这一模式的话,那么在印度已公布的法律中显然适用15%-35%的税率。
但是,印度说话从来都是不算话的,准确的说,来到印度的地盘,不好意思咯,那可由不得你!
据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比亚迪没有满足这些条件,使其有责任支付70%或100%的关税,具体取决于汽车的价值。
好嘛,比亚迪辛辛苦苦卖了还不到2000辆的电动车,最后赚得钱,可能还不够交税!
不要琢磨比亚迪到底卖了多少车,卖了什么车,以及与6360万元的税款符合不符合。
用人类的思维去思考印度人,你的脑子会烧焦的。
之前印度搞小米的借口是非法转移资金,直接冻结账号,把48亿人民币的资金直接没收,等于小米十年赚的钱全部白干。
而这次印度搞比亚迪的借口,是比亚迪偷税漏税。
退一万步说,比亚迪那么大的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有生意。在印度做生意,不可能不研究印度的法律,怎么可能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其实背后还是印度看到,比亚迪的零部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少交了很多关税。
这哪成?这不成,看到你赚钱了就不开心,更何况还是一家中国公司。
说到底,这就是莫须有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现在看来,印度对付中企的手段大体上分为两种,如果是已经成功进入该国市场的企业,那就养肥了再收割。
如果是有意到印度投资建厂的中企,那就想方设法设置门槛,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
很不幸的是,比亚迪是两样都占了。
印度经商情况
有意思的是,印度不仅仅对中国的企业是这样,对其他国家的企业也照“割”不误。还别说,这方面,三哥倒是做到了一视同仁。
2008年,印度罚税微软70亿卢比。
2013年,罚诺基亚2.56亿美元,重罚了IBM8.6亿美元,罚款宝马1亿美元。
2014年,罚三星2亿美元;
2021年,罚沃尔玛13.5亿美元;
2022年,再罚款三星2.12亿美元,罚亚马逊1.72亿美元,冻结小米48亿人民币存款,罚OPPO 5.5亿美元,指控VIVO避税18.9亿人民币。
所谓的印度市场,不过是被抛出来的“大饼”,你惦记人家利润,人家惦记你的本金!
讲真哦,印度狠起来,真是六亲不认,管你是哪个国家的,就算是美国的,那也照坑不误。
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2783家在印度注册或者运营的跨国公司关闭了印度业务。
对了,好像听说印度要引进特斯拉,并且还让特斯拉号召中国的供应链公司一起去印度建厂。
但这个不合理的要求,马斯克会答应吗?估计马斯克内心是一万遍“臣妾真的做不到”。
退一万步说,就算马斯克表面答应了莫老仙,可是中国的供应链公司,谁会跟着去?
都不是傻子好不好,印度营商环境都这样了,谁去都是被割韭菜的命,太吓人了!
印度处处都想跟中国攀比,看到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自然也心有不甘。
比如中国为了引入特斯拉,那是各种补贴都砸下去。印度东施效颦,也模仿我国进行补贴操作,但都是空头支票。
甚至等外企在印度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当韭菜进行收割,这种操作嘴脸着实丑陋。
说回比亚迪这边,印度想发展新能源汽车想法是好的,但是你自家啥家庭条件,难道不清楚么?
相关基础设施各种脏乱差,甚至连路都坑坑洼洼,主流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这方面倒是玩的比谁都要花。
至于新能源汽车嘛,还真不太适合。这就像是小孩子还没学会爬,就想着跑了,不是扯犊子的事儿?
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况且印度还对跨国公司一顿收割,不讲任何武德,毫无契约精神,也难怪被称为“”跨国公司的坟场”。
结尾
退一万步说,如果比亚迪投10亿美元建厂,印度那边同意了,估计等比亚迪继续壮大的话,肯定会比现在罚的更多吧。
想想也是,小米就是活生生的前车之鉴,被罚了48亿,相当于小米在印度白干十年。
印度这波割韭菜的操作,看起来百试不爽,但最终也会反噬自己。
所以还是那句话,正经厂商谁去印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赚赚现金就行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