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佛教:凝视深渊烦恼是什么和佛教人有烦恼如何解决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佛教:凝视深渊烦恼是什么和佛教人有烦恼如何解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佛教:凝视深渊,烦恼是什么?

请问你有没有因为陷入烦恼而无法自拔?
当自己陷入烦恼时是什么感受?
你知道自己烦恼的根源吗?
又有什么可行的方法让自己去除烦恼?
下面便是成庆老师从佛教的角度给出的答案。
01
烦恼的模样
“烦”,说文解字里说的是因身体发热而头痛。
一般人所理解的“烦恼”,指的是某种让人感到不愉悦、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例如日常生活中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沮丧、不安、痛苦、无聊、嫉妒等等,都是我们谈到的“烦恼”。
烦恼是一种身心的不安,它贯穿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个片段中,我们担忧未来,追悔过去,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明白或潜藏的焦虑中,呈现出一种“身心交迫”的心理状态。
烦恼升起时,我们一般首先注意到身心的直接反应,即让我们不舒服的那些心理反应。
这些感受有各种不同的特点,比如胸闷气短、急躁不安、判断意思迟缓、记忆暂时变弱、情绪不稳定、不想做事情、厌烦嘈杂等等。
同时,我们在描述“烦恼”时,总是会同时辨识出那些让我们烦恼升起的环境。
比如,“孩子不听话”、“老公挣钱少”、“股票买了就跌一卖就涨”、“上班钱少事多老板脾气还不好”、......
02
烦恼的根源
佛教认为,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会产生“苦感”,是因为我们会有五种心理的特质很难避免,那就是“贪、嗔、痴、慢、疑”。
烦恼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念其实并不由我们主宰,当环境改变时,我们的念头随之起舞,并且黏着在那些我们执着的事物上,然后开始自导自演的一场“烦恼的大戏”。
因为缺乏“觉察”,所以我们被“习惯”主导!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我们拥有对所贪之物的所有权,似乎拥有了它。
但深入思考下去,“我”的身心无时无刻变化,前一刻的“我”和后一刻的“我”明显不同,所探求的对象看上去没有变化,但它的衰毁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论我们如何精心保存,它有只不过是无常变化的事物而已。
一个不断变化的“我”,又如何能拥有一个“逝者如斯夫”的对象呢?
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并不在于我们情绪的起起伏伏,也不是环境的变化莫测,而是对世间真相的迷糊无知。
这种无知就表现在“贪、嗔、痴、慢、疑”的虚妄,让人感觉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可以去拥有一个“真实不变”的对象。让我们的贪爱产生出一种深刻的执着。
得之,担心失去;不得,却又心生念想,久久难忘。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这样的话:
张爱玲在《白玫瑰和红玫瑰》中的这段话更加直白明了。

03
如何去除烦恼
烦恼的升起如此的快,以至于我们基本不知道它是如何升起,又是如何消失的....
对于烦恼如何生起缺乏“觉察”,是我们被“烦恼”驱动,不能把控自己的关键原因!
烦恼难除常常是受到习惯的影响,比如长时期重复的下意识反应;从欲望产生出来的自然身心反应;因为缺乏觉察和自制力,所以陷入行为的恶性循环。
要知道念头的本质是:生灭无常。
当烦恼来临时,闭上眼睛,只要观察“烦恼”以及烦恼带来的感受,用第三者的角度来感受那种不舒服。
只是观察它,而不去思维它,造作它。
当我们能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它,然后接受它,不再花很多的精力去对抗它时,便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它,并放下它。
按照佛教的看法,我们的念头是前念生,后念灭。但是我们因为心念的执着,所以导致前念和后念黏着,所以导致对烦恼的执着不断加强,也就导致我们经常感受越想越烦的结果。
关于“黏着”的感觉,成老师举了很形象的例子,嗑瓜子,明明知道吃多了嘴巴会起泡,可就是停不下的那种感觉。
如果我们内心觉察到自己烦恼的升起,并想办法阻断这种“黏着”,烦恼可能很快就从你的意识里消失。
比如我自己,某天早上因为爱人做早饭的方式不合我意,当时内心升起一阵恼怒。就在情绪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我觉察到了,于是说了一句“随你弄吧”,便离开家门锻炼去了。
回来时,让自己的生气的事就像没发生一样自然消失了,我想这就是有效阻断“黏着”的方法。
如果仅仅观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思维这样的道理:既然这个世界都是无常的,那么这个烦恼也是无常的,既然无常,它必定消失?谁还会为我四年前丢的钱包耿耿于怀?
我们因为心的执着,而不能接受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真理,所以才会对一切我所在乎的事物执着不舍,但那都是缘起缘灭的。
面对烦恼,我们唯有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转化念头。
再次感谢成老师的用心讲课及同学们的热情陪伴,愿我们不管发生什么事,在每一个当下都如实地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并放下它!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365极限挑战营第24天

返回目录

佛教人有烦恼如何解决

问题一:请用佛教的观念解释一下人为什么有烦恼?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引发烦恼;我的利益、我的观点、我的习惯、我的爱好、、受到损害时的不安、恼火、憎恨、、。佛法教导人们一切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原因----诸法从因生,可是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是遇到实际情况别不开。佛法进一步教导我们;当根与尘相遇时保持平等心(当然这是需要实修后才能做到),有了实际的修行,烦恼没有生存的空间,生活是平静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我只是个观察者、了知者、随顺者自在、安详、快乐!
问题二:佛教认为应该怎样断除所有烦恼?烦恼为何义?何故欲消除?能扰乱其心,不得安乐住。发动诸恶业,令招感苦果。故一切佛子,应除灭烦恼。
「能扰乱其心,不得安乐住」,这就是烦恼这句话的义;就是有烦恼的时候,它使令我们的心动乱,不能够安乐地住,不能够住在安乐的境界里面,使令心里面不安乐、不自在。
问题三:发现有人以佛教名义给人怎么办疑:对于诸真理常犹豫不决。历史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脱生死,你却认为有烦恼怎么能够解脱生死呢?对此真理产生不信的心理,称为疑。此怀疑使我们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让人怀疑,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怀疑之心,这是一种烦恼。比如我告诉你们我的俗姓是‘苏’,有人听了就相信,但有些人听了就会产生‘是不是姓苏啊?’此怀疑之心,就是他内心的一种烦恼。有再打个比方:‘美国太空人已登上月球。’有人听了就产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就直接产生怀疑,这种‘疑’的心理状态,就是烦恼。我们对某些事理,再还没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怀疑的态度。当我们真正彻底明了后,就能接受、相信它,这种怀疑的态度佛法可接受。
问题四:如果一个人按照佛教的观点放下自己的所有烦恼会怎么样呢?对!!!佛教提倡的“放下”,是放下错误思想观念,错误的言行,而绝对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更不是说抛弃一切应尽的责任!佛教的“放下”是修心,是指心里“放下”,心里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而身体每时每刻要做事,要尽责任和义务,而且是不停地在做,为谁做?不为自己,为其他所有的人,因为,自己已经“放下”了。
感恩
阿弥陀佛
问题五:怎么用佛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烦恼、修行必须事理圆融,修行人在学习理解佛法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运用佛法的智慧来对治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由于无始以来积累下来的贪嗔痴烦恼习气种子的影响,只要还是习种性的修行人,都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很多的烦恼,往往还会生气甚至大发雷霆。为此,我将陆续收集一些善知识关于怎样运用佛法来对治现实中烦恼的开示。
一、善知识吕真观在其所著的《实证佛教导论》中讲到:
佛教在降服贪爱的时候首先是从观行入手的,通过观行得到事实真相而“厌离”。因为“无常故苦”。如若用意守丹田或者数息等方法把贪爱强行压抑住的话,不是佛教的正道。当你不修禅定的时候你的贪爱就会现起。
依据《大乘百法明门论》,有情的烦恼大致可以总结为六大类:贪、嗔、痴、慢、疑、恶见,须陀洹所断烦恼,只是六根本烦恼里的“恶见”烦恼,以及少部分的慢心、疑,而对于像贪、嗔、无明等俱生我见所引生的烦恼,须陀洹还没有来得及去修断,因为这些烦恼是二果乃至阿罗汉才能断尽的。如果面对欲界贪、嗔恨,乃至由五上分结所引生的烦恼,须陀洹还是会被其所引夺正念,所以有可能看到须陀洹他会生气,或者还表现出贪着某物等。但是须陀洹他能做到的是“明明白白的犯错”,且不会用凡夫我见替自己的身口意的过失做辩解,这是检查我见是否断干净的手段之一,如果我见没有断干净,因为观行不周遍导致知见有漏,那就说明还没有证得须陀洹,顶多只是须陀洹向罢了。
二、善知识吕真观在讲解《瑜伽师地论》“二种渐次”时,讲到:“厌和离欲”
1.“厌”是什么?比方说,你看到好吃的东西,很想吃,其实这就是你贪爱的现起。那么喜欢这个好吃的东西的是什么呢?是你的六识,是你的六识起了那种喜欢的感觉,是你的六识心想要去尝尝看这个东西是什么滋味。这个时候可不是“厌”。
但是你知道了“诸行无常”的道理,这个好吃的东西也是无常,所以到时候一定会让你受苦。比如吃太多之后变得太胖,太胖之后又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者是因为你太喜欢吃,没得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这都是无常给你造成的痛苦。无常的东西一定会造成痛苦,尽管这个道理你已经思维清楚了,可还是很想吃,为什么?因为你的心还没有得到解脱。
有的人可能会说,可以用修习禅定把这个贪爱的念头降伏。禅定当然可以降伏它,但要注意,《阿含经》不教你修意守丹田、数息,而是让你从“厌”开始,从讨厌这些无常的事物开始,而厌离又是从“无常故苦”的观行中来。所以说,佛教在降伏贪爱的时候,也是从观行入手,而不是从修习禅定入手。
如果你不做“无常故苦”的观行,只是用意守丹田或数息的方法,把贪爱强行压抑住,这不是正统的佛教修行方法。这样只能把它强行压抑住,但等你不修禅定的时候,贪爱还是会再现起,没有办法彻底断除。
所以当贪爱起来的时候,你要起厌离想,立刻观察这个东西到最后一定会让你受苦受罪,这样就能够“令诸烦恼不复现行”。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至少要二果以上的人才有办法做到。初果人还是在追逐贪爱,当贪爱起来的时候,他不会记得“五阴是苦”,就算记得,也不会当一回事。
二果人才有办法把“五阴非我”的道理变成无间作意,可是他并没有“五阴是苦”的无间作意。贪爱现起的时候,如果不会引起重大烦恼,也不会构成犯戒的话,他还是会去受用。如果你拿一个很贵很好的苹果给他吃,他可能还会说:“哇,好好吃啊!真希望每天都能够吃得到。”他做这种希望也不算过分,因为这并没有犯五戒。事实上,大部分的修行人都还会这样。刚才是以贪吃为例,其实“财、色、名、食、睡”这五种主要的欲界贪爱,道理上都是一样的,大家要举一反三。
如果这个二果人想要把自己的贪爱断掉,贪爱生起的......>>
问题六:佛教中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行善,积德,相信人的好的一面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观受皆苦,人生充满着痛苦,既有生、老、病、死的身苦,也有无明、烦恼带来的心苦。正是因为有这些苦,才要学习佛法,据说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佛教认为人死亡可往见西方极乐世界,追求无生无死的境界。在佛教看来,长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轮回之中厂唯有无生,才能从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才是究竟常乐的清净生命。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