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中国在西北打造新型电力系统

参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0日报道,中国科学家们说,在该国西北部广阔的戈壁和沙漠中,一个国际领先的电力生产和传输网络正在形成。

这项工程壮举有助于将便宜、清洁的电力注入中国制造业的心脏地区,提高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竞赛中提升中国的竞争力。

报道称,据估计,中国西北地区现有的发电装机容量接近500吉瓦。再加上临近的内蒙古戈壁沙漠地区,这个数字有望达到600吉瓦。

相比之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2022年美国电厂的装机容量加起来约为1100吉瓦。

在中国西北地区,超过一半的发电装机容量来自新能源,比如风能和太阳能。虽然可再生能源来源具有不可预测性,但当地电网的新能源利用率已超过95%。

科学家们指出,西北电网是中国首个以新能源为第一大电源的区域电网。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等五个内陆省区。长期以来,这片面积广阔的区域被视为中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它与海洋距离遥远,以戈壁沙漠等为特色的地形不适宜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然而,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除了石油和煤炭外,还有丰富的绿色能源来源。在风光资源储量方面,风电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太阳能达到全国近六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曾设想利用戈壁沙漠的丰富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国家提供动力。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那似乎是个白日梦。

但最近,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电网与清洁能源》上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西北电网已具备新型电力系统体系雏形”。

该研究团队指出,2022年,西北电网新能源利用核心指标超过欧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被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覆盖,所生产的电力将远多于人类现有需求。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工程上的障碍令此类设想显得不切实际:远距离传输大量电力是个艰巨挑战,传统电网也难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剧烈波动。受阳光和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西北新能源日内波动很大。

报道说,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建设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有效减少了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失。

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提供的帮助,将新能源预测周期拓展至10天。

该研究团队在论文中写道:“目前,稳定天气过程下已能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编译/刘晓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