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0月23日刊发题为《下一个世界工作台仍在吱吱作响》的文章,作者是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外贸和发展经济学家、基尔大学名誉教授罗尔夫·朗哈默。全文摘编如下:
印度政府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已推出十周年。自2014年以来,该计划一直致力于使印度成为25个选定的工业产品部门的全球工作台,进而成为整个制造业的全球工作台。
与2014年的初始状态相比,该计划无疑取得了成功。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下的政府成功破除了联邦制国家印度充满阿谀逢迎且往往反市场的官僚主义,放开了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的限制,为外国投资者进入印度市场提供便利,投资改造破旧的基础设施,并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技术转让。
在世界银行现已停止发布的全球营商成本排名中,印度从2014年的第142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63位,但仍远远落后于中国(第31位)。印度庞大的国内市场如今对进口的开放程度(2022年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远高于几十年前(1970年占5%)。
但时至今日,印度仍远未摆脱尼赫鲁·甘地家族时代经济成本高昂的进口替代政策。相比小市场,印度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将进口替代政策的成本推向更远的未来,印度也可以成为在工业领域对国内外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内部市场,但却无法成为世界的工作台。不仅如此,从印度进口关税的水平和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出,该国仍在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为出口设置了障碍,因此成为世界工作台的目标仍任重道远。
在这方面,与中国的比较再次对印度不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印度对工业产品征收的最惠国关税平均为13.5%,而中国为6%。进口关税结构也不利于使“印度制造”成为一种工作台模式。在某些行业,前期投入品的关税高于终端产品关税,从而降低了对终端生产的保护,但总体而言,加工过程中关税增加带来的升级效应更为显著。这意味着印度无法像中国一样在所有加工阶段都成为世界的工作台,而仍只是医疗产品等少数特定行业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印度近一半的劳动力仍在农业部门工作。由于技能要求不同,将他们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实现“印度制造”的目标,比将印度从业者从受保护的工业部门转移到具有出口潜力的新产业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因此,即使莫迪政府敢于让农业部门参与国际竞争,“印度制造”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治阻力将是巨大的。
印度并不缺乏具有国际能力的企业家。塔塔或米塔尔等工业家族就证明了这一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国外比在印度更成功。“印度企业家制造”可与“印度制造”不同。
除了“印度制造”面临的内部障碍,还存在外部障碍。印度试图在地缘经济新兴贸易集团之间周旋,并保持自身独立性。世贸组织的许多经验表明,印度是一个非常难缠的贸易政策谈判对手。与欧盟的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已持续多年并一再陷入僵局,印度也退出了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
在美国人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后,印度也还没有着手与美国展开新协议的谈判。印度人倾向于双边协议,拒绝加入区域性协议。然而,后者将是印度无法绕过的。(编译/焦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