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西晋八王之乱是哪八王_西晋八王之乱完整版,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晋八王之乱是哪八王_西晋八王之乱完整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西晋的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儿?
西晋八王之乱是著名历史上亲戚打架事件,司马懿的这些后辈们轮番上阵,合纵连横,互相斗殴,最终将司马家历经三代(司马懿父子、司马炎)努力所创立的西晋王朝,也是终结了三国乱世的一个大一统王朝,打得稀巴烂。
最终西晋王朝被胡人趁虚而入攻灭,国祚仅51年。
更严重的是其开启了“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并导致了东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历史,其影响可见一般。
说起来这场动乱还是丑皇后贾南风挑起的矛头,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时晋武帝去世前,就封了他信任的将军司马亮做太傅,让当时杨皇后的父亲杨骏做大都督,这样即使他死去后,也有这二人辅佐朝政。
没想到的是晋惠帝即位后,贾南风这个皇后却做的不大安分,她为了让自己家族强大起来,就跟楚王司马玮两个人计谋,派动禁卫军去杀死杨骏。但事情并未按她所计划的发展,杨骏死后,自己想得到的权位却被汝南王司马亮顺手牵羊了,当时的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执掌。
皇后仍然不甘心这样的结果,于是她开始利用自己的盟友,假意让楚王去杀了司马亮,其实暗中观察,诬陷楚王擅杀大臣,将楚王处死。元康九年她又废太子,后一年为斩草除根将其杀之。各位储王看清动势,对皇位虎视眈眈。
接下来就是各诸侯轮番上阵了(友情提示,大家请保持注意力,以防被绕晕!)
先是赵王与齐王联合势力,起兵杀了贾后,后赵王废帝自立让齐王大失所望,为了让惠帝复位奇兵反抗,成都王与河间王跟其响应,一同举兵支持齐王。杀死赵王后,齐王又自封大司马,去朝辅政。
这一举动惹起河间王不满,与长沙王一起举兵杀了齐王,政权又落到长沙王手里。杀了一个,乱一个,再举兵,如此反复让人看得心烦。太安二年,河间王又与成都王一起举兵,让长沙王退位。二位王一共领军二十七万,都败给了长沙王。
第二年依旧不太平,东海王与部分禁军起义,活捉长沙王交给了河间王的部下,被部将张方烧死。成都王钻空子回了洛阳,做了丞相,还不放手自己的根据地,用皇太弟的身份去干涉朝政,东海王对成都王不满,率领禁军进攻邺城。
东海王被成都王打败,逃亡自己的封过,去避难。与此同时河间王派兵占领洛阳,东海王的弟弟与幽州刺史联合,举兵攻破邺城。成都王只好与惠帝一起逃去洛阳,最后去了长安。永兴二年时,东海王再次起兵,占领了河间王的关中地盘。光熙元年东海王就把惠帝接回洛阳,成都王和河间王在在这场乱斗中被自己的兄弟了断了生命,不过也终于在东海王掌权的同时让这场乱斗停了下来。
这就是“八王之乱”的一个具体过程(说实话,我自己都晕!),这十六年各王参战,相继死去,社会经济被影响,民不聊生。这其中潜伏着的阶级矛盾,也为后来民族矛盾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这“八王之乱”之所以发生,归根结底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留下的祸根。他立朝之后,大封诸侯,并赋予诸侯相当大的权力,这是“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再者就是本来有二十多个正常儿子,可是他偏偏把皇位传给了最不正常的那一个,也就是历史著名的 皇帝司马衷。他有多傻呢?当他听到百姓因为天灾颗粒无收而饿死的时候,他居然问人家为什么不吃肉羹?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而正是因为晋惠帝痴傻无能,导致大权旁落于皇后贾南风,然后贾南风弄权,导致了“八王之乱”!
西晋八王之乱的详细始末
西晋八王之乱 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承受先人遗业,灭蜀篡魏,继而平吴,统一中国。但武帝在位期间,非但未能奠定室强盛之基础,反而认为魏因孤立而亡,乃仿汉初局部施行封建之法,大封子弟二十余人,以屏藩王室,并付以兵权。其后又分遗诸王为方镇与都督予以指挥调发之兵权,分镇要津,种下日后诸王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祸根,始则酿成「八王之乱」终则导至「永嘉之祸」,使晋室衰亡。劳干在「魏晋南北朝史」中称「永嘉之乱」,由于「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导源于「贾后之乱政」,说明「八王之乱」与「西晋衰亡」之关系密切。 武帝在位期间祇顾享乐,于继嗣未加深思熟虑,竟立迹近 *** 的司马衷为嗣,是为惠帝。惠帝凭闇,未能亲理政务,皇后贾氏,为人险诈,阴狠悍 ,心怀干政的野心。但武帝临终时以杨骏太傅,辅佐惠帝。杨骏为人刚复,多树党羽,统领禁兵,引起宗室诸王的不满。贾后乃谋利用诸王的力量以对抗杨骏,遂召勇猛的楚王玮入京师,不久诬告杨骏谋反,命楚王出兵讨伐,尽诛杨骏及其党羽。杨骏死后,贾后乃改以当时最具威望的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共掌朝政。然不久,贾后又不满汝南王的专权,而楚王与汝南王亦有隙嫌,于是利用楚王诛杀汝南王,再以残暴嗜的罪名乘机诛除楚王,造成贾后弄权的局面,肆无忌惮,乃有废太子遹之举,复毒杀之,「八王之乱」由北而起。赵王伦乃借为太子遹复仇之名,联合齐王冏率兵入宫,杀贾后党羽,并赐死贾后。事后,赵王自为相国,阴谋篡位。于是由贾后之乱政进一步伸展到室诸王进一步的内争。 所谓「八王」是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自赵王伦自为相国后,不久逼惠帝让位,自称皇帝。引起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之不满,遂合兵攻赵王伦,赵王战败自杀,惠帝复位后,齐王冏入朝专政,成都王、河间王率兵返回本镇。齐王骄奢擅权,中外失望。成都王颖河间王颙出兵讨冏,时长沙王乂在京师响应擒冏而杀之。于是,晋室政权表面上归长沙王执掌,实际则由成都王颖遥控,朝中事无大小都以颖意取决。但颖较冏更为骄恣,政事益加废弛,长沙王乂又夙集才略,大为颖所忌讳,阴谋除乂,乃联合河间王颙合兵进洛阳。时东海王越在京师擒乂,乂 。成都王颖乃逼惠帝立他为皇太弟,兼领丞相,却以河间王颙为太宰。 成都王恣意刑杀,僭侈日甚,引起各方之反感。永兴元年七月,平北将军与东海王越之弟腾攻颖,颖救依靠河间王颙。颙废点颖,继而逼惠帝西走长安,东海王越樧讨颙,河间王颙 。光熙元年,越弑惠帝,另立皇太子炽即位,是为怀帝。东海王越为最后胜利者,从此独专朝政,骄纵无比,然在外患日极下忧惧而终。 计「八王之乱」始自惠帝元康元年(2914D),终于光熙元年(306),前后达十六年之久,晋室统治基础遂为动摇,造成外族崛兴,乘势灭晋之机。两者关系至为密切,兹据史实论析之: (甲)八王之乱形成中央 *** 解体,八王相继在中央执掌大政,事无大小皆决于己意,使朝纲解体,政治混乱,如赵王伦 庸愚,毫无远略,使政治日坏﹔齐王冏专政,又擅权骄奢﹔成都王颖恣意刑杀,政事益加废弛。中央辅弼无人,政治体系解 ,自然难有作为。加上诸王手足相残,视惠帝如傀儡,实有乖人伦之旨,遂使大臣、士大夫离心,如赵王伦篡位、东海王杀惠帝,如此行为实难使群臣心服。旦诸王各树势力,使群臣不能衷诚合作,胡人乘时崛起,终移晋祚。 (乙)八王相残造成地方无力平乱,在晋武帝即位之初,鉴于曹魏苛待宗室,以致权臣得势,遂分封诸王。最初诸王虽然都在京师,但给予他们兵权且又可自行选署其本国的文武官吏,政治力量自然雄厚。其后武帝遗王就国,并以其中诸王都督诸军事,如汝南王亮督豫州诸军事、楚王玮督杨州诸军事、河间王颙镇守间中,同时在平吴之后武帝为杜绝州郡积垂之势,裁撤州郡武备,刺史祇掌察举,不再领兵,遂使地方武力完全以王国为重心,及八王之乱,骨肉相残,使控制地方之军事力量解体,遂无法控制崛兴之胡族,终成「永嘉之祸」。 (丙)诸王用胡族为兵,促成汉胡势力之消长。在诸王混戢相残的过程不但未能兼顾境内诸胡的酝酿起事,且利用若干胡族助战,例如成都王颖引匈奴刘渊为外援,东海王越之弟腾引为桓兵为助,即东海王的部众中就有鲜卑兵三万人。由于诸胡兵投入中原战场,势力加速壮盛,未几即从横大河南北。在八王之乱结束前两年,匈奴刘渊,氐人李雄叛晋,揭开胡族大叛乱的序幕。在胡族的同时,帝国境内连年旱、疫流行,民人饥馑,相聚求食,引发大规模的人民流徙与民变。遂使怀帝时,胡族叛乱与流民变起交织一起,天下形势是崩坏,晋室已因诸王之相残衰敝王堪,无力控制这新的变局,终有「永嘉之祸」。 总之,汉自武以来,不少胡人内徙中国,至武帝时对晋国中心形成半月形包围形势,江统郭钦光后虽曾作徙戎之论,皆不为晋室所接纳。而晋室又未能将之彻底汉化,管理官吏又常施以欺压手段,民族积怨早成。在西晋开国之初,尚有足够军事力量以为,及至八王一经相残,诸王便专力于内争,无暇外顾,且诸王相争,军力消耗极大,已难控制日益壮大之胡族,故在「八王之乱」的后期,除了匈奴刘氏据平阳,氐人李氏成都外,羯人石勒之军队乘虚流窜蹂躏遍于大河南北。晋怀帝永嘉五年,怀帝愤东海王越专横乃密诏将军苟晞讨之,东海王越忧愤而死,太尉王衍等奉东海王越丧还东海,石勒追击之,大破晋军,晋室中枢兵力全被摧毁,匈奴人刘聪乘机遣军追寇,晋兵屡败,终为刘曜、石勒等陷洛阳,俘怀帝,史称「永嘉之祸」。后晋人拥立愍帝于长安,刘曜又进逼,晋兵穷食尽,愍帝乃降晋亡。故「八王之乱」实导至晋室衰亡之主因也。参考: .geocities/joseph82dec/eightrebellion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