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民议会选举失利后,法国总统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胜出的左翼阵营,多次要求马克龙按照他们的要求制定政策。在遭到马克龙拒绝后,左翼阵营正在联合其他力量,发起“推翻马克龙”的政治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克龙开始频繁活动,稳定自己的支持率。
法国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就像在以色列袭击联合国部队这件事上,马克龙就在炮轰以色列。他指出,以色列不要忘记,它之所以能够建国、能够存在,是因为联合国的决议,所以它不能无视联合国的要求。对此,被戳到痛处的内塔尼亚胡回应称,以色列能够建国,是因为勇敢的战士赢得了战争,他们是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而法国当时也是“屠夫”。
很显然,以色列也在戳法国的痛处。不过马克龙不在乎,他还会再次批评以色列,甚至呼吁西方国家对以色列采取行动,因为这会让马克龙政府获得很大的好处。首先,这可以提升马克龙政府的国内外形象。在国际事务中表达独立声音,尤其是对以色列的批评,使法国政府得以展现一种不受美国或其他西方盟友左右的外交政策,提升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形象。
内塔尼亚胡
而且,法国政府通过对以色列某些行动的批评,强调了对人权和国际法的尊重。这不仅符合法国一贯倡导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巩固法国作为民主国家的形象,增强其在欧盟内外的软实力。
同时,这也能巩固国内政治团结。批评以色列的政策往往能够获得法国中间派选民和其他阵营选民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对巴勒斯坦事业表示同情的人群。马克龙借此机会展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有助于他在国内政治光谱中凝聚更广泛的左翼阵营,加强政府的政治基础。
法国议会
还有,同时能平衡穆斯林社区情绪。法国有大量的穆斯林居民,其中包括许多对巴以冲突有着深切情感的个体。通过公开批评以色列,马克龙政府能够缓解国内穆斯林群体因巴勒斯坦问题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促进社会和谐,降低潜在的宗教和社会冲突风险。
此外,也能消弭极右倾向。近年来,法国政治格局中极右势力有所抬头,部分原因在于对移民和宗教问题的担忧。通过展示对外政策的公平性和人道关怀,马克龙政府能够间接驳斥极右翼关于法国放弃国际责任和普世价值观的指控,抑制极端思想的扩散。
马克龙
还能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法国与阿拉伯国家保持着密切经贸往来。通过在中东问题上采取温和立场,法国可以加深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为进一步的经济合作铺路,包括国防、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
重要的是,还能塑造区域领导者角色。阿拉伯国家通常对以色列持批评态度,法国的类似立场有助于它在阿拉伯世界树立积极形象,被视为能够理解和响应该地区关切的西方伙伴。这为法国在解决中东地区冲突、促进和平进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条件。
以色列
当以色列的某些行动遭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时,法国政府的相应表态能够表明其遵循国际法律和规范的承诺,避免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孤立状态。这在维护法国的国际声誉和外交主动性方面至关重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